以下为《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知道同周期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能够从结构的角度解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通过让学生画图、设计实验、亲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寻找规律、从数据中提炼规律,并从原子结构进行分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归纳概括的方法来学习理论内容。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及演绎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自主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喜悦,初步形成世界是有规律的且规律可知的认识;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体会“结构决定性质”、“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分析推理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课堂引入
观看图片,简单介绍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引入本节题目并板书
激发学生兴趣
热身练习
三种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
A
C
B
请思考AB两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有什么关系,并从原子结构方面加以解释,AC呢?
总结:结构决定性质
追问:AC的呢?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生思考AB的两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
小组统一答案后回答
复习旧知
引入新的研究方向
探究活动一
布置任务:根据预习情况,分析课本14~15页表格中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有何递变规律
教师总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提问:以原子半径为例(展示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原子原子模型图),请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教师点拨:可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方面考虑,而影响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的因素又是什么?
总结并板书:同周期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变,原子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增强,原子半径减小。
分析课本中的数据,小组内交流答案,说出递变规律。
小组内讨论,从原子结构方面解释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的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能力
分析推理能力
初步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知识链接
1、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相应元素非金属性_________,
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相应元素金属性___________。
2、可用来验证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法: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除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推断
3、回顾钠与水的反应
教师要求:请完成1中填空部分;一名学生学生读2部分内容,并举例说明验证金属性的方法;说出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明反应是否剧烈。
学生阅读知识链接内容,完成1中填空,对金属性的验证方法可举例说明
学生快速说出钠与水的反应现象
回顾前面知识,为下面的探究做好知识铺垫
探究活动二
提出问题:请猜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如何递变?说出猜测依据。
请以第三周期为例,设计实验比较钠、镁、铝三种金属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半径的大小,分析是什么元素,然后比较几个同周期元素的性质
新知应用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在点评中实现对本节课的总结
五、板书设计:
二、元素周期律
1、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②原子半径递变原因:同周期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变,原子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增强,原子半径减小。
2、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吸引力→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
3、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4、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原因:元素原子的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本节课重要思想: 结构决定性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由用户“loyalty108”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