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弗洛伊德思想摘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正本清源,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正确的理论前提下,进行两种不同思想体系的对比和融合。在
此基础上,弗洛姆提出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共同的思想前提,以及他们的思想赖以产生的土壤。它们被归结为三句话:“1、我们必须怀疑一切;2、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3、真理会使你获得自由。其中两句话出自罗马人之口,另一句则是基督教名言。”[1]12
弗洛姆认为,三个共同的前提:批判精神、相信真理、坚持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共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他们思想产生的共同土壤。在这些共同基础和土壤上,将二者的思想进行整合是完全可能的。
弗洛姆赞成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作为巨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观点,但是他说马、恩却没有说明经济基础是怎样决定意识形态的,这不能不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缺憾;因而,他主张运用精神分析来弥补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不足,以明和上的的。
首先,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经济结构和特定社会中普遍流行的思想、观念之
间的中介。
其次,弗洛姆认为“社会的无意识”是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之间的另一个环节。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弗洛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弊端(尤其是它
的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和为统治者服一务的社会功能)作了实事求是、切中时弊的分析和
批判,这些分析、批判有其合理性和深刻性。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用知觉将哲学与心理学联系起来。无意识冲动、幻想、梦等,属于个人的、物质的知性材料,这些知性材料使弗洛伊德找到了一个契机,能将普遍理性原则与个人特质结合起来。这些知性材料也是一个人行为和气质的动力。而对于研究社会的马克思主义而言,商品、异化、资本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东西,既是导致社会病态的动力,也是将社会批判的理性原则与具体社会状况统一起来的契机。马克思主义从具体的社会现象出发,与弗洛伊德从个人上述动因出发,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即他们都使用动力学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是透过过去或现在行为的表面,从中了解产生过去那种行为模式的力量究竟是什么”[1]19。它不诉诸于思辨过程,而是注重知觉可以获得的东西,即当下的材料。
欲望构成人的本质的论断,而在某种意义上继承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注重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客观因素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从而克服了弗洛伊德人性模式的局限;他将弗洛伊德解释人的心理原则转换成社会原则,使人的需求和欲望置于社会生活中,使得对人的精神的分析具有了社会意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要综合两家学说,必须对两家学说进行改造。
第一,改造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提出个人无意识和社会无意识的统一。“无意识”概念是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也正是对这个概念的阐释,为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奠定了基础,因而获得了“心灵世界”的牛顿、“心理世界”的哥伦布的赞誉。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人是无意识的动物;二是认为“性本能”是人精神活动的核心,人主要是性欲的动物,以性欲为核心的人的无意识本能冲动构成人的本性和本质,成为人的思想、行为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原动力。弗罗姆充分肯定并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层面,是无意识的力量决定了人的意识,决定了人的思想和感情,因而间接地决定了人们的行动。但是弗罗姆不同意把无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欲,更反对弗洛伊德把人的无意识活动看作一切精神活动的基础,认为人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种种社会力量和制度的产物。为避免弗洛伊德把人仅局于生物学意义的片面,弗罗姆接受了马克思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并着力从社会构来探讨人的无意识。首先,弗罗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中的。在他看来,并非是所有的经验都能够成为意识,经验只有在一
个概念体系中才可以被感知、被联系,进而形成条理。具体而言,首先,经验要进入人的意识,离不开人们的感觉,并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有些微妙的经验如果一个社会文化中的语言无法有效地表达,那么它就难以进入到人的意识中。其次,特定文化中直接指导人的思维的规律决定了哪些经验能够进入到人的意识,和这个社会文化思维逻辑相矛盾的经验,人们较难意识到;最后,社会的禁忌决定了哪些思想和感觉是不合适的、被禁止的以及危险的,由此阻止这些思想和感觉达到意识的层次。可以说,语言逻辑学和社会禁忌构成了该社会的社会过滤器它决定了该社会对其社会成员压抑的内容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弗洛伊德思想摘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弗洛伊德思想摘录由用户“yamanxiaomao”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