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十章 极地地区 教案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十章《极地地区》
一 、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
本节课涉及到的标准是在地图上找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极地的科考和保护。
活动建议: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为载体,注重活动展示,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地理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掌握利用经纬***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提问、辩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技能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探险者勇敢的精神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2.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根据气温图,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两极地区开展科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确立依据: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是新课程对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达到的阶段目标。
(2)教学难点: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确立依据: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本节教材学习的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结构、学生认知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看一组图片,感受极地风光。请同学们思考图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从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神秘的极地地区,南极和北极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与我们相距遥远,让人觉得充满了神奇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两极的神秘面纱。
2、出示“目标导航”
(1)、掌握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掌握利用经纬***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3)、掌握我国在极地建立的考察站并知道位置。
(4)、极地的环境保护。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设问等形式,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了解极地、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其目的也是体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构,在教学设计上紧紧围绕三个环节,探奇、探宝、企望。
探究一:两极探奇——独特的自然环境
首先通过“考眼力”活动,利用多媒体强大的演示功能,把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海陆分布全部清晰的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识别。
再通过“纬度位置与范围之奇”“海陆位置与方向之奇”“气候之奇”“景观之奇”,来探知南极酷寒、烈风、干燥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纬度位置与范围之奇”,课件展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图
1、南极洲全在南极地区吗?还包括哪些区域?北极地区呢?
2、观察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是哪个洲?
3、在北极和南极观察地球自转有什么不同?
(二)、“海陆位置与方向之奇”
1、呈放射状的带箭头表示什么线?圆圈表示什么线?
2、指向极点的线表示什么方向?你能找到北吗?
(三)、“气候之奇”
1、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风力各有什么特点?
2、南、北极地区气候比较有何差异?南极成为世界气温最低的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四)、“景观之奇”,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极地风光图片。
探究二:极地探宝——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尤其是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科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小组探究”的高效课堂理念下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活动探究中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较好的体现高效课堂理念。课堂中设计的探究活动都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虽然有的教材中没有体现,但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开发。
【课堂小结、过关训练】
课堂的最后就是本课的小结了,让学生结合板书自己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堂内容,我设计了当堂达标题,“过关时刻、是真是假、比比谁聪明”,等题目,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们达到当堂巩固的目的。
板书设计: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十章 极地地区 教案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教案5由用户“yjc753951”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