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第一章强化训练》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第一章强化训练

以下为《第一章强化训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考点一绪论

一、选择题

1.( ) 是一切农产品的物质来源,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A.畜牧业B.种植业C.加工业D.采集业

2. 在影响植物生长的气候因素中,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是( )

A.光照B.温度C.水分D. 空气

3. ( ) 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A.土壤B.肥料C.农药D.种子

4.选用抗病虫品种,属于植物保护中的( )

A.物理防治法B.农业防治法C.生物防治法D.化学防治法

5.影响植物生长的气候因素不包括 ( )

A.温度B空气C.养分D.水分

6.土壤的肥力因素不包括( )

A.水B.肥C.气D.液

7.按照肥料的成分和性质不同,不属于肥料分类的是( )

A有机肥料B.无机肥料C生物肥料D化学肥料

8.采用窒息法、温度处理,属于植物保护中的( )

A.植物检疫法B.物理防治法C.化学防治法D.农业防治法

9.以虫治虫、以菌治病,属于植物保护中的( )

A生物防治法B.物理防治法C.化学防治法D.农业防治法

10. 下列( )不是种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A.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B. 劳动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高

C.农业灾害威胁加刷 D.劳动力素质不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二、判断题

I. 种植业是通过栽培各种农作物而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2.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产业。

3.气候和土壤是影响植物生物产量形成的两个重要方面。

4.光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5.在农业生产中采取措施,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度条件,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6.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7.施入土壤中的肥料都可以产生经济效果,称为有效肥力。

8. 科学施肥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的重要手段,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9. 养分来自土壤本身和施肥,以土壤供应为主。

10.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和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

11.化学防治法在病虫害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今后植物保护的方向。

12.当前种植业的发展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3.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14. 土壤是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15.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

16.凡是施入土壤中,能直接供给植物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形成,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17.采取适宜的土壤耕作管理措施,改善土壤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潜在肥力转化为有效肥力。

考点二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光照条件

一、选择题

1.生物生存的基本能量来源是( )

A.温度B.水分C.太阳光D.土壤

2.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 )

A.夜晚B.正午C.清晨D.午后

3.山顶生长的鲜花色彩比较鲜艳是( ) 作用的结果

A.弱光B.强光C.低温D.高温

4.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低,地球向阳部分面积最小、受热最少,白昼最短的节气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5.下列植物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高的是( )

A.大豆B.向日葵C.吊兰D.人参

6.下列属于长*_** )

A玉米B.四季豆C.萝卜D.菊花

7.在实际生产中植物的光能利用率为( )

A.6% -8% B.15% - 20% C.0.5%-1% D .2%左右

8.玉米南种北引需要选择( )品种

A.早熟B.中熟C.晚熟D.都可以

10.利用强光的作用可以在生产中培育( ) 的幼苗

A.低矮柔弱B. 低矮健壮C.高大健壮 D.高大柔弱

11. 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 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增大 B.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减小

C.随纬度降低,太阳辐射减小 D.二者之间没有多大的关系

12. 下列属于短*_** )

A.萝卜B.大豆C.番茄 D. 四季豆

13. ( ) 是指植物被可见光照明的强度。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可见光部分

A.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强度C.光照度D.日照长度

14. 下列( ) 不是光能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应具有的特征

A.耐阴性强B. 叶片短而直立C.矮杆、抗倒伏D. 发育期较长

15.下列( ) 不属于喜光植物的特征

A.色浓为暗绿色B.根系发达C茎内细胞体积小,含水量少D.茎粗壮,节间较短

16. 不属于地面接收的太阳福射能的多少取决条件的是( )

A.云量B. 海拔高度 D. 距海远近C.大气透明度

17. 会影响作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的因素是( )

A.干旱、缺肥B. 二机化碳浓度过低 C.作物本身生长发育不良D.以上都正确

18. 下列( )不属于提高光能利用率及产量的途径

A.选育光能利用率高的品神B.加强田间管理C.精耕细作D.间套复种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垂直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

2.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时数来调整花期。

3.植物对光周期的敏感度不同,一般草本植物较为敏感。

4.光照减小,花芽也随之减少。

5.某一地点实际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总是短于可照时数。

6.当光照达到光饱和点时,即使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

7.植物在幼年阶段比较耐阴,在湿热条件下植物的耐阴能力较强。

8.植物对光周期中的光照度要求严格,对光照时间的长短变化要求也严格。

9.同纬度地区之间进行引种比较容易成功。

10. 短日照植物每天接受的光照时间越短则开花越早。

I1.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能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12. 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中,仅有一小都分参与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

13.由于绝大多数植物都在夏半年的温暖季节内生长发育,所以我国北方地区为长日照地区,南方为短日照地区。

14. 某物体或某地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常用太阳总辐射来表示。

15.二十四节气是祖先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而确定的。

16. 春分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得的热量相等。

17.间作和套种可以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的太阳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18.当光照度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产物仅能补偿呼吸作用的清耗,这时的光照度称为光饱和点。

19. 光能利用率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储存的能量占所得到的太阳能量的百分比。

20. 太阳辐射量是从冬至到夏至逐渐增大,又由夏至到冬至逐渐减小。

21.短*_**黑暗时数大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

22. 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可以改善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的消耗,也能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第二节温度条件

一、选择题

1公众大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植有草皮的观测场中离地面( ) 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

测得的。

A.1.0M B.1.5M C.2.0M D.2.5M

2.一般来说植物生长温度范围为( )

A.20℃ - 30℃ B.5℃-40℃ C. -10℃ -50℃ D.10℃ -25℃

3. 习惯上划分植物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的依据是( )

A.积温B.有效积温C.活动积温D. 最适温度

4. 表明植物在其全生育期或某一发育期内对热量的总需求的是( )

A.有效积温B. 活动积温C. 积温D.生物学上限温度

5. 日均气温在( )标志喜温植物开始播种与生长

A.0℃ B.5℃ C.10℃ D.15℃

6.高于植物生长所需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 )

A.有效积温B. 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 活动温度

7.一般耐寒的谷类作物,种子萌发的平均地温为( )

A.2.0- 4.0℃ B.5.0℃ C. 1.0-5.0℃ D.10℃

8.如果气温的变化超过了植物生育的极限温度,植物生命活动停止,这一温度叫( )

A.最低温度B.致死温度C.最高温度 D.活动温度

9.对作物干物质积累作用明显的是( )

A.积温B.有效积温 C.气温年变化D.气温日变化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因素( )

A.纬度B.天气状况C.地面性质D.距海远近

11.一般作物生长最适温度为( )度

A.10--25 B.20- 30 C.30-40 D.10-30

12.下列温度数值不属于农业界限温度的是( ) 度

A.5 B.10 C.15 D.20

13.某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2度,在播种后5天出苗,其每日的平均温度分别为21.2℃,19.5 ℃, 17.4℃,11.6℃, 15.5 ℃,则该作物播种到出苗所需的活动积温为( ), 有效积温为( )

A.85.2 B.73.6 C.25. 6 D.78.6

14.一般称日平均气温在0C以上的持续期为( )

A.农耕期 B.植物生长期 C.喜温植物生长活跃期 D.喜温植物适宜生长期

15.早春进行栽培时通常选择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保持地温B.提高地温C.降低地温D.消除杂草

16.一般情况下,一年中土壤表层月平均最低温度出现在( )月份

A.1-2月 B.5-6 月 C.7-8月 D.9--10月

17.***处的土壤深度为( )

A.5-10M B.10--15M C.15- -20M D.20--25M

18.一天中,气温的最高温度通常出现在下午( ) 的时间段,最低温度一一般出现在 ( ) 的时间段

A.12: 00 -13: 00;日落前 B.14: 00--15: 00;日出前

C.12: 00 -13: 00;日出前 D.14: 00- -15: 00;日落前

19.不属于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外界条件的是( )

A.地形B.海拔高度C.土壤酸碱度D. 地表覆盖

20.一年之中, 土壤月平均温度最高值与月平均温度最低值之差, 称为土壤温度的( )

A.日较差 B.月较差 C.年较差 D. 温差

二、判断题

1.地温指的是地表面土壤的温度。

2. 地表温度可以用直管地温表测定。

3.在低纬度地区,土壤温度低。

4.在山脚发生冻害的几率比山腰大。

5.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利用常某某进行农产品的储藏保鲜。

6. 标志着某些重要物候现象 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的温度统称为农业界限温度。

7. 高于植物生长所需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有效温度。

8. 地温最高、 最低值的出现时间, 随深度加深而提前。

9. 砂质土壤昼夜温差小,而黏质土壤昼夜温差大。

10.空气温度在空间上随纬度增加和海拔升高而降低。

11.在北半球早春阳坡土壤比阴坡土壤温度高。

12.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越高,植物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

13.在某一时期,如果温度达不到植物所需要的积温,该生育期就会延长,成熟期推迟。

14. 随纬度增高年气温变化幅度增大,距海洋越近,年气温变化幅度越小,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大的地区,年气温变化幅度就比较大。

15. 地温在白天和夏季高,夜间和冬季低,日年变化不明显。

16.温度骤变比温度缓慢变化对植物的危害小。

17.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植物的生命活动最旺盛,植物生长发育最好。

18.同纬度下,海拔越高,土壤温度越低。

19.一般情况下, 表层土壤的日变温幅度最大,随土层加深,土壤的日变温幅度在逐渐减小。↓20.土壤到一定深度,土壤温度年较差消失,这个士层称为常某某。

21. 昼夜温差大,光合产物积累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光合产量和改善果品品质。

22.气温随高度的增如而升高,是对流层气温重直分布的基本特征。

23.农业界限温度只是 此概括性温度指标,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24. 在生产中,通过观置和计算植物的在效积温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25. 大多数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要求为25- -30厦的温度条件。

26.垄作,深耕松土,都可提高土壤的吸热保温能力。

27.在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生长的瓜果含糖量较高,品质好。

28.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没有任何意义。

29.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植物停止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停止。

30.致死温度的出现日期、 持续时间和持续时间内积温的多少,***、耕作制度、品种搭配和农事季节活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当日平均温度小于生物学下限温度时,在统计积温时就将该日的日平均温度作为零对待。

32. 土壤温度对植物的生产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之分。

第三节水分条件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属于云中降水( )

A.霰B.露C.霜D,雾

2.一天中,降水量达到( )以上时,记作一个雨日。

A. 1mm B.0. Imm C. 10mm D.0.2mm

3.将雪分为大雪、中雪、小雪的依据是( )

A.相对湿度B. 降水变率C.降水强度D.露点温度

4.植物生活的前期、中期、后期需水量,是一个( )的变化过程

A.由多到少再到多B.由少到多 C.由少到多再到少D.由多到少

5.能反映当时温度条件下空气湿度饱和程度的是( )

A.饱和水汽压B.水汽压C.露点温度 D.相对湿度

6. -般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日平均相对湿度为( )左右为宜

A.50% B.60% C. 80% D.90%

7. 若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时,空气处于 ( )状态

A.不饱和状态 B. 饱和状态 C.过饱和状态D.以上都不对

8.在陆地内部, 相对湿度的最小值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 B.13点左右 C.14-15点 D.傍晚

9.气压一定时,( )的高低反映了水汽压的大小

A. 饱和水汽压B.水汽压 C.露点温度 D.相对湿度

10. 对植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是( )

A.最大需水期 B. 需水临界期 C.苗期 D.结果期

11. 灌溉水资源中,投资少见效快的最好途径是( )

A.直接利用降水B.利用地表水 C. 利用地下水 D.三者都是

12. 水稻、小麦、玉米、西瓜的蒸腾系数分别为710、543、 368、 600, 其中易抗早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西瓜 D.玉米

13. 不属于降水的表示方法的是( )

A.降水量 B. 降水强度 C.降水时期 D.降水变率

14. 不属于水分高于最高点时植株症状的是( )

A.根系缺氧 B.窒息 C.植株菱蔫 D.烂根

15. 通常植物的需水临界期在( )

A.苗期B. 生长前期C.孕穗至抽穗开花期 D.成熟期

16.植物的最大需水期一般在( )

A.生长前期 B.生长中期 C.生长后期D.整个生育期

17. 空气中实际水汽压占同温度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叫做( )

A.水汽压 B. 相对湿度 C.露点温度 D.绝对湿度

18. 调节土壤水分的生物措施不包括( )

A.改革耕作制度B.合理增施肥料C.应用土壤保水剂D. 植树种草

19.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不包括( )

A. 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B.调整植物种植结构

C. 采用非充分灌溉制度D农业综合节水技术

20. ( ) 不是空气湿度常用的表示方法

A.水汽压B. 相对湿度C.露点温度D.绝对湿度

21.( )是表示降水多少的特征量

A.降水变率 B.降水强度 C.降水量 D. 降水保某某

2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 ) 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很大

A.降水时期B. 降水量C.降水强度D.降水变率

23. 当空气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时,降温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 )

A.有效温度B. 活动温度C.露点温度D.绝对温度

24. 降水对植物生产影响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降水强度和( )

A.降水量B. 降水时期C.降水变率D. 降水保某某

25. 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量(g), 称为( )

A.水分利用率B.蒸腾系数C.植物最大需水量D.需水临界期

26. 同水汽压下,气温升高,相对湿度( ),空气( )

A.减小,干燥B. 减小,潮湿C.增大,干燥 D.增大,潮湿

27.C4比C3植物抗旱能力( ),水分利用率( )

A.强 高 B弱 高 C.强 低 D.弱 低

二、判断题

1.空气中水汽含量多,水汽压大。

2.豆类作物和马铃薯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60% - -70%。

3. 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气压也随之增加。

4.露是贴地气层的温度低于0C时形成的,而霜是在贴地气层的温度为0C以上时才能形成。

5. 降水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6. 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称为相对湿度。

7.土壤水分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

8.植物水分利用率是蒸腾系数的倒数。

9.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般与气温年变化一 致。

10. 不同植物需水临界期完全相同。

11.当温度相同而水汽压不同,水汽压大的温度降低很少,空气就能达到饱和,因而露点温度较低。

12. 在同样用水量的条件下,C4 植物比C3植物积累的干物质要高1 -2倍。

13.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在 不同时期对湿度的要求也不同,绝大数植物在成熟时不要求过高的空气湿度。

14. 水分利用率直接反映着土壤水分的农业生产效益。

15. 植物一生中吸收大量的水分,60%用于蒸腾作用。

16. 植物一生中,生长后期需水量显著增加,这一时期称为植物最大需水期。

18.增施氮肥,特别是氦、磷肥和有机肥的混用,可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19. 对水分供应要求最敏感的时期,也是植物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20.土壤含水量影响作物产品品质。以小麦为例,生长期土壤水分减少时,小麦籽粒中氮素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减少。

21. 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诸因素中最为积极又最为活跃的因素。

22.季风盛行的地区相对湿度年变化与气温年变化相反。

23.在沿海地区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24.在生产中,常通过整枝、灌排、中耕等措施来调节田间的空气湿度。

25.森林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使林区上空空气湿度增大,因而增加了林区降水量。

26. 节水灌溉措施主要包括喷灌、滴灌、渗p'等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行走式节水补灌技术等。

27.农业综合节水技术主要有水肥同步供给技术、秸秆还田某某、利用耕作措施调节农田水分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等。

第四节农业环境 与植物生产

一、选择题

1.河北省高山、山地、平原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 )

A.41.2%、49.5%、9. 3% B.9.3%、49.5%、41.2%

C.41.2%、9.3%、49.5% D.49.5%、41.2%、9. 3%

2. **_* )

A. -20-30℃ B. -2.3-20 9℃ C.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伴有一一定风力引起的大气干早现象。

25.河北省无霜冻期为80 ~205天。

26.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保证大气中含氧量的相对稳定,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27. 有些低等植物如水草、藻类、水葫芦等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28.河北省为少林省区,人均林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

29.河北省水资源的数量和时空分布都取决于降水情况。

30.水土流失、土壤退化会造成士壤沙化,耕地资源受到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31.加强水士保持要进行种树植某某,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护植被和水资源。

32.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也是抗早的基本措施。

33.我省为少林省区,主要集中在承德地区,占全省林地面积的一半左右。

34.为合理利用农业环境资源,必须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35.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河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36. 播种前可以用氯化钙济液浸种或闷种,提高小麦抗高温和抗早的能力。

37. 在小麦拔节期喷施一定浓度草木灰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以提高其对干热风的抵御能力。

38.初霜冻来临越早,对作物危害越小。

39.河北省的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一章强化训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一章强化训练由用户“alex880727”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2-06-07 07:17:48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0e/88/208010.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0e/88/208010.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