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报告
小教理2 张某某 ***2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一本教育经典著作,作者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本书读起来像是作者本人坐在你面前与你聊天,让读者感觉不枯燥、不教条。作为一个还没有踏上讲台的职前教师,我带着在平时学习和实践教学中的体会和疑问进行了阅读,对书中的一些建议感受颇深,我相信这会对我今后正式成为一名教师带来许多帮助。
一、因材施教,宽容学生
这本书的第一篇提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作者用简洁浅显的文字把道理说得很是生动和透彻。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提出了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性,更应当保护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感。如同我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一样,教师作为教育者,不仅要眼里有学生,更重要的是心中要有学生。
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一个暂时只能提5 桶水的孩子如果非要让他像有的孩子一样提20桶,那么他会累倒,如果能让他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一些份量,今天提5桶,明天试着提6桶,长此下去,相信20桶的目标也能达到,反而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不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孩子的智力劳动也有着类似的规律: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在班级里总会有着这样比同龄人“慢半拍”的学生;其他学生花30分钟能掌握的问题,他们需要花两倍甚至数倍的时间,有时候效果还不一定好。这是我们会常常听到老师和家长这样抱怨: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笨啊,看着也在学啊,怎么就是学不会?其实父母对待刚学说话的孩子时,总是能不厌其烦地纠正他们说话的发音,即便他们错了,我们也不会生气。但不知不觉等孩长.子大学知识了,我们反而失去了当时的耐心和宽容了。显然,孩子在学习上的先后快慢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他们在脑力劳动上所需要花费的力量各有不同。
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这一点,把它放在给教师的诸多建议中的第一条,可见其重要性。在他看来,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在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进一步开展教学,也不会在“中途”就把学生远远地落下,更加不会去抱怨哪个学生笨和差。 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们,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这样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成绩当成枷锁。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哪里我没有做好,哪里我不会做。他的思想是纯洁的,他不会去抄别人的作业或考试作弊。相信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会前进,只是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
二、终生学习,与书结友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的第二节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教师每天必须要做的备课、上课、改作业、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占用了大多数的时间,除此之外还有日常生活。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老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前精心准备,反复练习,但在实践时还会出现以外状况,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我想他们应该从来不抱怨自己没有空闲时间,可能他们从来没把读书储备知识当作负担,还把读书作为充盈闲暇时光的方式,希望今后自己也能够像他们一样,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备课,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阅读,终身学习,与书结友,寻得书中的“黄某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来检查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哪些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有待去做,哪些还有待改进。同时,还可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希望自己以后能做到笔耕不辍、认真细致,用心撰写好每一份计划,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随笔,勤于计划,善于反思。
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觉受益匪浅,我认为这本书非常适合各个阶段的教师或是预备教师或是想要当教师的人去看,我相信身处教育的不同阶段,读这本书的理解感受是不同的,所收获到的提点和建议也是不同的,是与每个人的教育经历相匹配的。这本书是我接触教育类书籍的启蒙之书,在今后走上教师岗位之后我一定会再次仔细品读这本书,我也非常期待到时会有怎样的新收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报告由用户“twenis”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