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内在动机读书笔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内在笔记》读书笔记
巨浦乡小学 郑某某
《内在动机》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真正的“激励”是活动本身,而非外界的奖励。
内在动机是指完全参与活动本身,而不是达到某个目标(无论是赚钱还是画画),所以内在动机才是持续激励自己的动力来源。
内在动机的关键是人们希望成为自己行为的“本源”,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操纵的“棋子”。
奖赏和其他控制确实具有激励作用。但使用外界奖励的弊处是:
1.奖赏会消弱内在动机,失去原本对活动的激情和兴趣;
2.一旦开始奖赏,就需要不停的奖赏才能驱动行为;
3.当没有奖励时,他们的表现就大不如前;
4.人们一心想着获得奖赏时,很可能会选择走捷径。
因此,内在动机其实就是做事情本身的动力和乐趣。但我们容易用外界的奖励,代替了做事情本身的乐趣。
系统动力学有个词叫:“目标侵蚀”,可以用来解释外部动机替代内部动机的行为(可能不太恰当)。即用外界的奖励,代替做事情本身的乐趣,从而改变我们原本做事的目标和动机,导致我们的成就体系被他人和外界掌控,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既然内在动机这么好,那我们该如何激发内在动机呢?
一、持续激发内在动机的三个心理需要:自主、胜任、联结
自主、胜任、联结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才能持续的激发内在动机。
1、自主一词源于自我管理。实现自主,意味着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也就是说,凭自己的意志做事,并感到自由。
自主行事时,人们完全愿意做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且带着兴趣和决心沉浸在做事的过程中,其行为源于他们真正的自我感觉,所以,他们是真实的。
自主的核心是选择,当一个人的行为带有“不得不做”而不是“选择去做”的体验时,就不是自主的,也不是真实的。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如何激励别人,而是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人自己激励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总说多出去走走,多去看看世界,因为它们有时可以激发自己的内在动机,让自己有自主性的去追求一些东西。
比如写作,强制的要求自己日更通常很难成功,但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想写作,并且适当的加以目标鞭策,就容易顺利完成写作计划。
2、研究表明,当人们在一项活动中取得成功时,可能认为自己更加胜任。
人们要想感到自己胜任,不一定非要做到最好或者拿第一,也不一定非得取得优秀的成绩,人们只需要接受有意义的个人挑战,并且全力以赴,就能感到自己是胜任的。
真正的幸福来自对胜任与自主的共同追求。
1.有胜任、没自主,容易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人或一颗棋子,没有自我决定权。
2.有自主、没胜任,容易觉得自己能力不行。
3.没自主、没胜任,容易陷入抑郁和绝望。
4.有自主、有胜任,容易感到成就感和幸福。
3、人们不仅需要胜任和自主,还需要在感受到这种胜任和自主的时候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系即联结的需要,也就是爱与被爱的需要,关心与被关心的需要。
独立和依赖并不冲突,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彼此需要又互相独立。也就是我们既要保持独立,也要与他人联结。
自主和联结的结合,将产生适度的依赖,而这种自主的依赖,是自然的、有益的、健康的。
和《少有人走的路》的观点如出一辙,“爱”让人完整。如果更精确点,就是好的爱让人更加完整,拓展彼此的边界。
最成熟和令人满意的关系的特征是,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与另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相关联,两个人之间能够公开地交流,不受自我卷入、内摄信念或自我贬低的影响。彼此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上一下,每个人都依赖对方,但每个人都保持着他的自主、完整,以及自我意识,同时支持对方的自主。
二、警惕——容易破坏内在动机的几个东西
1、自我卷入
自我卷入是心理学家用来定义人们感觉自身价值依赖于特定结果的过程的一个术语。当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准之间的差异。
四、自律使你自由
自由不是放纵,即时满足只是昙花一现。通过自律后的自主才是真正的自由,通过延迟满足,才能获得更多和更长久的自由。
比如健身带来身体的自由,读书带来灵魂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需要在主动改变环境和尊重环境之间取得平衡。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种接纳他人的态度。我们不是我们自身的目的,而是一个更大体系中的一分子,因为真正的自我具有自主和联结的双重倾向,而一个根据发展良好的自我来行事的人,将会接纳他人,尊重环境,并且积极地影响两者。
作为一名教师,通过本文的学习,我感触深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注重对学生自我、内在动机的发掘,引导学生的内心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内在动机读书笔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内在动机读书笔记由用户“Puppyyrg”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