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民航服务意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服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企业竞争的不断升级,迫切要求企业迅速更新理念,把服务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服务上不断追求高标准,提升服务品位,创造服务特色,打造服务品牌。"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奥特曼。 作为民航这样的服务行业中的企业,其服务表现更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 一、民航服务表现 长期以来,民航服务(特别是空中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一直是令人称道的,民航服务的高标准和高形象早已在旅客心中有了坚实的基础,这来源于民航对员工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服务技能培训。可是,随着民航改革历程,民航的旅客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仅有服务技能的培训已经很难适应复多.杂变的外部环境。如果说具有基本服务技能的员工,在正常服务情况下,面对高素质的旅客还能够应付的话,那么面对大多数形形色色的旅客时,特别再出现非正常的服务环境(如:航班延误),我们的服务就显得苍白而无力。旅客不满、旅客投诉以及旅客与民航员工的冲突时有发生,规范化、标准化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但不能提升服务满意度。在《零点航服指数--中国公众民航服务传播指数2005年度报告》中,"服务缺乏人性化"、"投诉反应速度及解决效果不尽如人意"成为报告剑指的主要缺陷。笔者认为服务缺乏人性化的具体表现是:目中无人、气势压人、开口训人和行不让人。这尽管只是个别员工和个别民航企业的表现,但是这样的表现已经严重的损害到民航服务形象,损害到民航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原因探讨 1.自我意识强烈 发生这样的情况绝非偶然,除个别旅客素质有待提升,民航服务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外。造成民航服务以上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民航内部形成的"以我为尊"思想。在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航空运输资源非常有限,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高贵"的空中交通,民航业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很神秘。这种思想让部分民航人至今仍然拥有一种优越感,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其基本表现是: 在涉及服务工作的各个服务主体间互不配合、不协调的现象时有发生,沟通、协调在某些时候、某些民航企业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耗费巨大资源(人力成本、财务成本、时间成本)成本的工作。 在面对旅客时,特别是与旅客有了意见分歧时,更多的是抱怨、指责旅客的不讲理和不理解,甚至以旅客素质问题来为事情下定义。较少进行换位思考,从旅客的角度看待问题本象是部分民航员工难以做到的事情。 在面对媒体的宣传、报道,相当多的时候民航企业很被动。因为有一些民航企业的领导、员工很难主动与媒体沟通、经常性的被动回应,这样的情况往往给媒体从业者留下"傲慢"、"冷漠"的民航印象,对民航服务形象宣传产生更为恶劣的后果。 过强的自我意识的企业或员工永远不会认错,辩解或推卸责任成为了行为习惯,而这样的行为习惯却是服务业的大忌。 2、市场意识淡薄 近年来,民航消费逐渐走向大众化,旅客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市场意识淡薄的民航企业缺乏对旅客真实需求的分析了解,而是想当然地提供了一些产品和服务。不能在思想意识上以乘客为中心就必然表现在服务过程中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 市场意识淡薄的另一种表现是在一些民航企业和员工心中,为领导服务的愿望远远强于为旅客服务,在他们看来,旅客对民航服务评价的好坏对民航企业影响不大,甚至有较大的影响也与我无关。这可能与中国民航发展历史有关,这种根深蒂固的***的民航企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没有任何借口"是无数商界精英秉承的理念和价值观。它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 对服务工作而言,旅客满意就是好,不满意就是次品。没有任何借口可找。 旅客是什么?旅客是中国民航的市场。如果没有了这一市场,中国民航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 正确的服务意识、强烈的服从观念,就是要求我们确实把服务当成心爱的事业,把旅客当成心爱的"人",细心、精心、留心,为旅客提供体贴入微的,最后达到让旅客舒心的服务;投入真情,感恩戴德,亲情回报,以真诚赢得旅客忠诚,最后达到价值双赢的服务;用心、用脑,用艺术和智慧,最后达到"传祺的服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民航服务意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民航服务意识由用户“bearabbit2”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