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李大钊人物形象的分析
大家好,我是刘老师,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去认识一位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李大钊。李大钊简介(见ppt)
本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在父亲被害十六年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从被捕到牺牲的过程的回忆,给我们刻画了一个鲜明的革命者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那父亲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呢?作者通过什么方法刻画出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认识下作者笔下的李大钊。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读读课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顺序找一找李大钊的哪些言行、神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从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李大钊。
好了,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
1.先来看看课文的2-7小节,这是父亲被捕前。
相信同学们找到了这句话。(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同学们,当时中国革命进入了危急阶段。4月12日清晨,蒋介石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从背后杀向革命群众。仅4月12日至15日,就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局势这样紧张,可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却不愿离开北京。父亲的这一段语言描写,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按下暂停键,思考一下吧。
你们看,坚决、常对你说、不能轻易离开、多么重要等关键词语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虽处境危险,却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不顾个人安危,一个无私无畏的革命者形象跃然纸上。最后的反问句更是加强了语气。
再来看看课文8-18小节,这是父亲被捕时。
同学们,你们刚才是不是找到了这样的文字
(1)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这是被捕时父亲的动作描写。此时的父亲处在一种什么环境中?文中是这样写的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处在这样环境中的父亲确是如此的不慌不忙,见出了父亲被捕时临危不惧、沉着镇定。
(2)被捕时还有一处对父亲神态的描写,你找到了吗?
是的,就是这句。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这里的“严峻”是什么意思?(严肃而厉害)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呀,父亲用自己的严峻表达了对敌人的轻视和不屑,同时也见出了父亲的勇敢,坚毅,沉着,视死如归。
被审时,法庭上的父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直接出示相关片段,边看图片边说上面的话)
被审时,作者用饱含深情又极其克制的语言描写了父亲的外貌。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样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中你读出了什么?是的,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他的全部指甲都被凶狠残暴的敌人拔掉了。但是,他始终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
如此残酷的折磨下,父亲的脸仍旧平静而慈祥,
(2)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一系列的神态描写将一位革命者在残酷的折磨下的坚贞不屈的内心世界展现的淋漓尽致。
至此,一位无私无畏、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形象定格在了我们脑中。
(二)回顾片段,体会对比描写的反衬作用。
1、同学们,课文除了采用直接描写李大钊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写法,其实在“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还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请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群魔鬼似的”、“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都写出了敌人的凶狠残暴,而此时的李大钊却是保持着那惯有的严峻态度,从反面衬托出李大钊沉着镇定、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也反映出李大钊对敌人的极度的蔑视。
所以,你们看,对比烘托的手法的使用,让李大钊的形象更加鲜活起来。
通篇文章,作者李星华运用了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以及对比的手法,为我们还原了一位无私无畏、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形象。
那以后遇到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此外,希望我们在写写人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些方法,将自己笔下的人物写活。
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感谢聆听,再见!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由用户“open_dg”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