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4 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4 物体运动的速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3.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4.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意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二个概念及二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质点、参考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等概念,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不能,因为物体的位移与运动的时间有关)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二)新课内容
1.平均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答: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跑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某某,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平均速度
① 定义:表达式中所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②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③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
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取不同的时间段或位移段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例1: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相距6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它以60km/h平均速度通过前一半路程,接下来用时45min通过后一半路程。那么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解: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
km/h
例2: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余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
解: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
(2) 瞬时速度
①定义: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②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如果时间非常小时,就可以认为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③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④初中学到的匀速直线运动,就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测量仪器:速度计(速度计所指的数值就是某时刻汽车的瞬时速率,随着行驶的快慢而定)。
本节课小结: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瞬时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4、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例题2:下边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表中路段做直线运动,且在每一个车站都准点开出,准点到达.
a.火车由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初速度为3m/s,则在这1s内物体一走3m
b.物体在某一秒内平均速度为3m/s,则在这1s内物体一定走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m/s,则在这段时间内的任意1s内的位移都为3m
d.物体在t1时刻的速度为2m/s,在t2时刻的速度为4m/s,则在t1至t2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
[选做题]
物体沿直线运动,前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0m/s,后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是30m/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物体沿直线运动,前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20m/s,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30m/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4 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4 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由用户“绛Y }榿”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