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4《 窦某某》导学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窦某某》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基本特征。
2.理清情节结构,把握杂剧内容。
3.赏析窦娥人物形象,概括杂剧的主题。
知识链接
戏剧与戏剧冲突: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某某”。
戏剧冲突是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由戏剧动作体现出来。从戏剧冲突中可以带出人物的性格与剧本的立意。
2.元代杂剧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演一完整的故事,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2)角色:扮演的角色主要有生、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外旦、贴旦、老旦、花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次要人物。此外还有以剧中人物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某某(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3)剧本构成: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即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科(即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动作、表情、舞台效果)。也称“介”。
白(即宾白:唱为主,白某某):是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分别为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4)音乐:杂剧的每折戏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套曲子,是用不同的曲调组成的、曲调的多少不一)。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某某为主的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某某》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3.元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1)元杂剧(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关汉卿《窦某某》 白某某《梧桐雨》 马某某《汉宫秋》 郑某某 《倩女离魂》
(2)四大爱情剧:《拜月记》(关汉卿)、《西厢记》(王某某)、《倩女离魂》(郑某某)、《墙头马上》(白某某)。
4.作者及创作背景: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家,与郑某某、白某某、马某某齐名,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曾把自己比作“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代表作品:《窦某某》《救风尘》《望江亭》《单某某》等。
元代社会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多数文人同广大人民一样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与人民关系密切。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关汉卿,同情百姓的悲惨命运,不畏权贵,敢于斗争。他根据“东海孝妇”的故事创作了《窦某某》,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5. 简介《窦某某》剧情。
楔子: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贷盘缠,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瑞云,乘机提出索要端云做童养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杀而死,婆婆的女儿上告官府∶“这个妇人杀了我母亲“。狱吏速捕了孝妇,孝妇的口供不承认自己杀了婆婆。狱吏考问,孝妇最后无辜而服罪,定罪的案卷呈报到郡曹某某。于公认为这个孝妇赡养婆婆十余年,以孝名闻远近,一定不会杀了她。太守并不听,于公竭力争辩,最终也未能说服太守,于是他抱着判决书在郡曹某某上大哭,并借口有病离职。太守最终以谋杀婆母罪斩杀孝妇。孝妇死后,那中枯早三年。新太守到任后,占卜其中的缘故,于公说∶“孝妇不应当死,但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强行断案,灾祸恐怕是由此而生吧?“于是太守杀牛亲自祭祀孝妇家,并为她立下墓碑,以表彰她的孝行,天立刻降大雨,这一年收成很好。
2.完成创新设计及素养提升相关练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4《 窦某某》导学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4《 窦某某》导学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由用户“snmpnms”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