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地质条件说明》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3.2.含煤地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统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XX组,分述如下:
⑴.山西组(P1s)
该组为一套陆相碎屑含煤地层,为本井田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以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间夹灰白色砂岩为主。含煤3—6层,分别为1、2、3、4、5、6号。其中3、6号煤层均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本组底部以K7细砂岩与下伏地层XX组呈整合接触。
本组煤层的特点是:厚度两极值相差很大,3号煤层厚度为0—2.31m,6号煤层厚度为0—1.76m,原因是由于在二叠纪初,当时地壳升降幅度变化大,不但使煤层厚度两极值变化较大,而且各地层之稳定程度亦较差,山西组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变化较大,3、6号煤层局部有古河流冲刷现象。
⑵.XX组
该组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是本井田主要的含煤地层,岩性以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间夹灰白-深灰色砂岩和深灰色石灰岩为主,含煤6—8层,分别为8、9、11、12、13、14、15号煤,其中12、15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其余为不可采煤层。含有3层灰岩(K2、K3、K4),K2灰岩平均厚4.71m,为14号煤层直接顶板;K3灰岩平均厚3.00m,为13号煤层顶板;K4灰岩平均厚1.82m,为11号煤层直接顶板。本组底部发育一层较稳定的细粒砂岩(K1),一般厚度为3.98—9.08m,平均厚度6.05m。与下伏XX组呈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厚度为118.04—130.45m,平均为124.83m。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本组可分为三段。
①.下段:由底界砂岩K1至K2石灰岩之底,厚度33.77m左右。底部K1砂岩整合于XX组之上,为灰白色细砂岩,厚度6.05m左右。本段岩性以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含14、15号煤层,其中15号煤层稳定可采。
②.中段:由K2石灰岩底至K4石灰岩顶,厚度为40.13m左右,由三层海相石灰岩、碎屑岩及煤层组成。自下而上灰岩为,四节石灰岩K2,厚2.91—5.96m,平均厚4.71m;钱石灰岩K3,厚1.47—4.96m,平均3.00m;猴石灰岩K4,厚0.36—3.36m,平均1.82m。煤层自下而上为13、(钱石某某)、12(四尺煤)、11(猴石某某)号煤层。其中12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
③.上段:由K4石灰岩顶面至第三砂岩K7底,平均厚度50.93m,岩性由灰白-深灰色砂岩、黑色泥岩、深灰色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煤层由下向上为10、9、8号煤,均为不可采或零星可采煤层。9号和8号煤下,分别发育有一层细—中砂岩,即K5、K6标志层。
本组旋回结构明显,灰岩标志层发育稳定,地层、煤层极易对比。
本组中段各煤层厚度的极差很小。煤层厚度较大的15、12号煤,其顶板一般皆是黑色泥岩。说明当时离海较远。而厚度较薄的13、14号煤,其直接顶板均为石灰岩,说明当时离海很近,当时地壳稍一下降,即为海水所淹没,煤层受到洗刷。
本组上段各煤层厚度极值相差很大,煤层结构简单,且规律性较差。这是由于石炭纪末,海水退出后当时地壳升降幅度变化大,沉积物堆积不均衡所致。
3.3.构造
本井田位于XX煤田XXXX区的东南边缘,通过井田内利用钻孔资料及井下巷道揭露情况,井田总体为一走向NE,倾向NW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3°—10°。在单斜基础上发育有次一级宽缓褶曲,并有小型断层,构造线(断层及褶曲轴)以北东向为主,少数为北西向(见构造纲要图3-1)。现叙述如下:
图3-1.构造纲要图(15号煤层)
3.2.1.褶曲
⑴.S1向斜:位于井田西部,轴部斜穿井田而过,轴向为NE,在井田内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采的3、6号煤层过程中,3号煤层开采井下巷道揭露2条小于5m的断层,落差在2.7—3.5m之间;6号煤层开采井下巷道揭露1条小于5m的断层,落差为1.5m。
⑷.15号煤层:位于XX组下部,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上距12号煤层42.63m左右(图4-6),距K2石灰岩13.81m左右。下距K1砂岩7.35m左右。煤层厚度5.20-7.76m,平均6.11m,煤层稳定,全区可采(图4-7)。煤层可采性指数km=1,煤厚变异系数γ=10.68%。该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含0—3层夹矸,夹石厚度为0.07-0.29m。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该煤层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目前该煤层正在开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地质条件说明》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地质条件说明由用户“aduola”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