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附件2XX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指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XX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指引
一、关于“一线三排”
1.“一线”是指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三排”包括事故隐患的排查、排序、排除。排查是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隐患进行排查,并按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建立隐患信息档案的过程。排序是按照隐患整改、治理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分清轻重缓急,对隐患进行分级分类的过程。排除是消除或控制隐患的过程。
二、关于“一线”的落实
2.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底线思维;办公楼前或其他重要场所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作业现场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标语。
三、关于隐患排查
3.依法建立隐患排查工作体系。主要负责人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抓好管辖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工作;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是隐患排查工作的主体,负责编制有关制度、培训各类人员、组织隐患排查等工作;一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随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隐患和事故苗头,自己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同时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做好记录,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底线。
4.依法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包括:隐患排查的目标和任务、组织机构及职责、资金保障、闭环管理程序、记录(台账)、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等。
5.组织隐患排查培训。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着重提高对隐患排查重要性的认识;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着重提高编制隐患排查制度、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的能力;对一线员工的培训,着重提高风险隐患的辨识能力,以及隐患排查的准确性。
6.科学编制隐患排查计划。计划包括参加人员、排查内容、排查时间、排查安排、排查记录等事项。
7.排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要依法、及时、准确、全面记录。
四、关于隐患排序
8.鼓励结合实际,对照本行业领域隐患分级分类标准,细化编制本单位隐患分级分类标准,作为本单位隐患分级分类的依据。
9.按照隐患的整改、治理难度及其影响范围,大型企业可将隐患分为班组级、车间级、分厂级、厂(公司)级。中小微企业可根据本企业实际,合理确定分级标准。
10.隐患可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资质证照、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管理档案、安全投入、应急救援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11.隐患按照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通常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12.鼓励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统计分析,查找习惯性或群体性隐患,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措施。
五、关于隐患排除
13.隐患治理通常遵循分级分类、闭环管理的原则。班组级、车间级、分厂级、厂(公司)级隐患,由相应级别的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组织治理。其中,重大隐患依法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治理。
1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通常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消除或减弱,以达到事故预防的效果。工程技术措施通常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原则;管理措施通常是通过深入研究分析隐患产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线三排”上搞形式、走过场的行为。
22.依法建立“一线三排”通报督办机制,定期向本单位从业人员通报有关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防止久拖不改。
23.鼓励组织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本单位“一线三排”工作进行指导,保证隐患排查全面性、排序科学性、排除有效性。
24.鼓励建立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并与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
25.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及时总结生产经营单位“一线三排”实践经验,借鉴化工特殊作业“四令三制”等做法,拿出本行业领域事故预防的实招硬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附件2XX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指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附件2XX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指引由用户“万丈曦”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