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政治全部试题题库》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政治全部试题题库

以下为《政治全部试题题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政治全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20道小题,共480.0分)

1. 下面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B 改革是目的、发展是前提、稳定是基础

C 改革是基础、发展是前提、稳定是目的

D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 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C )。

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

B 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国家

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 C )。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C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C )。

A 创新

B 实事求是

C 发展

D 廉洁

6.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 D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党的十三大上

C 视察**_*

D 1992年南方谈话中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C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 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8. “三个代表”的本质在于(B )。

A 保持党的先进性

B 立党为公、坚持执政为民

C 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D 坚持与时俱进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政.和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11.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2.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某某“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XX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16.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罢工和起义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B )。

A 资本主义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1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以人为本

D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 “三个代表”的核心是坚持党的(B )。

A 阶级性

B 先进性

C 群众性

D 纯洁性

21.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是( C )。

A 国家的生命

B 人民的生命

C 党的生命

D 社会的生命

22. 人民民主是( A )。

A 社会主义的生命

B 全体公民的生命

C 人类社会的生命

D 全体国民的生命

23.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是(C )。

A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 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D 人民群众和人民政府的矛盾

2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D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全国大陆的统一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25. 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 )。

A 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 党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C 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 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26.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A )。

A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 保某某在思想上的组织上的一致

27.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 )。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28. 人类进人21世纪,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 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29.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0.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1. 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的社会状态的是( D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32.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D )。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33. “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B )。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35.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社会主义本质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B )

A 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新三民主义

D 邓小平理论

37.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B )。

A 合法斗争

B 武装斗争

C 秘密斗争

D 群众运动

38.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阐明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宗旨是(C )。

A 实事求是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虚心向群众学习

40.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伟大事件是(B )。

A 北伐战争

B XX起义

C 三湾改编

D 湘南起义

41. 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 )。

A 苏联

B 南斯拉夫

C 越南

D 古巴

42.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 )。

A 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

43.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 )。

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44.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C )。

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 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5.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 )。

A 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 生产关系为标准

C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 阶级斗争为标准

46.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D )。

A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4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A 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 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 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 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48.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

A 工业资本

B 农业资本

C 银行资本

D 金融资本

4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50.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C )。

A 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B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 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51.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 D )。

A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B 思想道德

C 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 民族精神

52.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 C )。

A 传统文化

B 大众文化

C 和谐文化

D 优秀文化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C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B 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什么是计划经济

5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B )。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生产不断扩大与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55. 民主、自由和人权是(D )。

A 资产阶级的追求

B 无产阶级的追求

C 社会主义的追求

D 人类的普遍追求

56.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方面( A )的要求。

A 思想道德素质

B 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C 政治素质

D 思想素质

5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D )。

A 科技创新

B 制度创新

C 文化创新

D 理论创新

58.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B )。

A 革命的对象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前途不同 

D 革命的动力不同

59. 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D )。

A 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B 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 中国资本主义的软弱

D 帝国主义的侵略

60.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B )。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61.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62.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D )。

A 以人为本

B 坚持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 统筹兼顾

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D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 任何国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D 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

64. 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D )。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5.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 A )。

A “三个有利于”

B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 人民拥护

D 社会安定

66. 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是( C )。

A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 坚持马克思主义

C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 改革开放

67.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 )。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68. 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D )。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共同富裕

69. 政治是( A )。

A 经济的集中表现

B 经济的决定力量

C 社会的基础

D 经济的基础

70.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A )。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71.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A )。

A 根本目的

B 根本任务

C 发展动力

D 根本原则

B

7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7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74.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C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75.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B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76.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C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77.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D )。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8. 我国的政体是( A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

B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 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7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核心在于(B )。

A 坚持改革开放

B 坚持党的领导

C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8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C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1. 解放思想的涵义是指( B )。

A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C 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了,我们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

D 打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解决新问题

8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B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83. 毛泽东认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是( A )。

A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B 生产力不断发展

C 阶级斗争

D 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

84. 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到一切的是( C )。

A 发展

B 改革

C 稳定

D 开放

85.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 )。

A 控制力

B 量的积累

C 质的提高

D 量与质的统一

86.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是(B )。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统一战线

87.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 D )。

A 大力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 大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D 注重公平

1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B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17.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B )。

A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B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 弘扬民族精神

118. 我国国体是(A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政治协商制

D 群众自治制度

119.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 A )。

A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环境承载能力

C 遵循自然规律

D 绿色科技

1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C )。

A 按劳动多少进行分配

B 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按生产要素多少进行分配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党课考试及答案
  2. 党课党的指导思想
  3. 传播学视域下的《共产党宣言》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理.大论成果背诵
  5. 支部书记党.上课 一季度
  6. 需要准确掌握和正确理解的知识点
  7. 党员应知应会多选题错题集
  8. 学史明理心得体会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试要求
  10. 中国新发展阶段
  1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12. 党员思想汇报1500字
  13. 文件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14. 坚定“三信”心得体会
  15. 《纲要》心得体会
  16.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
  1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

以上为《政治全部试题题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政治全部试题题库由用户“g斉狈窒矸⒉迹厍胱⒚鞒龃?/span>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7-21 22:31:51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85/45/82672.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85/45/82672.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