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冰血长津湖》观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冰血长津湖》观后感
“千万不要忘记长津湖战场上长眠的烈士们,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国之栋梁。”看过《冰血长津湖》后这是我最真切的感受,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史实。松骨峰战斗、XX战役等等都因各种文学或影视作品而为人所熟知,但论艰苦残酷,论敌人之强大丝毫不在它们之下的长津湖之战却鲜为人知.
长津湖发源于长津江,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这里常年低温,林木茂密、人烟稀少。1950年12月,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中,20军6连奉命埋伏在距长津湖2公里处的死鹰岭上,紧紧扼住了美军撤出长津湖的生死要道。对此书中是这样形容的,“在1950年这个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9兵团每个班十多人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战士们将这一两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以抵御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入朝第一天,就冻伤800人。”而美国也是如此,在美国士兵回忆录里也大量记载了关于朝鲜半岛的恶劣环境的可怕回忆。书中引用的美军士兵回忆录形容道:“我们所到之处,冰天雪地,平均气温在零下20多华氏度。尽管有御寒的大衣,可是仍然挡不住刺骨的寒风。直到今天,每当我回忆朝战,总是想到寒风刺骨的冬天。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杜鲁门主义把炮火对向台湾。新中国建立之初,当务之急是收复台湾,而正当毛主席在为解放台湾而操练军队时,美帝国却妄图从朝鲜侵入中国,他们打下朝鲜首都平壤,越过三八线,一路压近鸭绿江,于是一场中美两军关于意志力的殊死战开始了。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从安东、长旬XX,辑安等处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拉开了,朝鲜战争的序幕。纵观中国史,中国也曾多次赴朝作战,但这次却是与强大如斯的美帝国作战,但志愿军却无所畏惧,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勇往直前。在志愿军回忆录中大量回忆了赴朝作战的艰苦,志愿军们大都来自南方,而且是为了解放台湾而做的训练,他们从南方来到平均零下三十几度的朝鲜,最大的挑战不是美军,而是严寒。将士们身着单衣,从山东进入朝鲜,没有厚棉衣,没有御寒经验,他们走在山上,大雪,冷风吹的他们迈不开步子,有的连的战士拿脸盆洗个热水脚,一起了整个脸的效仿,结果第二天,整个连的士兵脚都肿了,连鞋子都穿不上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我们今天的盛世太平,温饱不成问题对于先辈来说都是奢望。是先辈扛着严寒,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未曾叫苦叫累,是先辈扛着酷暑,在前路未知的高山上未曾放弃前进,是先辈扛着希望,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拯救了中国,拯救了我们。给予我们阖家欢乐,其乐融融的盛世局面。面对强敌,先辈未曾害怕,反而斗志昂扬,高某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迎击美国。
史学家称,长津湖之战是历史的拐点,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决战。这场战争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而这场战役也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无法遗忘的惨烈记忆。1950年10月25日在元山这个高地,美国号称王牌军队的东部良港陆战XX直至长津湖,而我军志愿军第9兵团也是当时中国最善战强大的军队,这两大军队对决,有着不小的实力差距,美国空有飞机扫射,投弹,给美国编织了一张巨大的保护伞,陆有坦克扫射,大炮轰击,自行高射炮车,每分钟射速240发,,夜晚还有红外线扫射仪,装备在当时可谓是最先进的,而我们只有自产、缴获日军和从苏联买回来的武器,在朝作战时,使用最多的是小米加步枪。可即使就是这样的实力悬殊,我们也用顽强的意志,迫使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的美国,经历了有史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冰血长津湖》观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冰血长津湖》观后感由用户“hahawowowowo”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