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一抹红色,一念信仰,一份启示主题征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一抹红色,一念信仰,一份启示
有人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也有人说,长征是一条路,一条光明之路,一条幸福之路,一条通向繁荣富强的路;还有人说,长征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赞歌,一首胜利凯歌,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歌;更有人说,长征是一幅画,一幅山水风情画,一幅人物肖像画,一幅二万五千里历史画。
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在你们的心中,长征又是什么呢?
其实对于长征,我觉得最好的诠释莫过于毛泽东同志写下的那首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七律诗《长征》,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XX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从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那冰冷冷、空荡荡的十三条铁索;我们可以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我们还可以看到那杳无人烟的草地;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红军队伍视一切困难为无物的义薄云天。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们度过了这368个日夜的征程?又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他们走过了这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呢?我想:他们心中那种不可磨灭的红色信仰一定像一把熊熊燃烧的巨火,使得他们全身的血液为之沸腾。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放弃湘西,转向贵州、舍弃川西,北上陕甘、四渡水.赤河,巧夺XX江、飞夺XX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与中国共产党勇于探索、独立自主、求真务实的精神息息相关。
如果说长征是一首举世无双的史诗,那么这首诗中最激越的篇章是什么呢?是的,那就是XX会议。如果我们把长征比作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起伏跌宕的航船,那么*_**扭转了前进的方向。因此,也有广大人士认为长征精神的真正形成,是在XX会议之后。众所周知,XX会议召开于1935年1月,它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事迹,比如《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半碗青稞面》、《丰碑》、《一袋干粮》等等等等,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事迹,有一部分选编进了我们的小学及初中教材里,有的甚至被拍成了影片,它们没有华丽的语言文字,但是,当我们每次看到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觉这些主人翁那么鲜活的站在我们面前,给予我们感动,赐予我们震撼及力量。在此,我倡议各位抽出自己的宝贵时间,到网络上搜索一下长征行程中的各个小故事来看一看,我想到那个时候,你就能够明白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胜利,中国崛起的速度为什么会如此之快。长征的细节、XX会议的细枝,我想,不需要我去做深刻的阐述大家都该略知一、二,我现在重点想讲的其实是长征及*_**带给我们的启示。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某某,可以知兴替。当下时值长征胜利九十周年,而我国也处于一个内外矛盾集中爆发的阶段,此时我们号召全民学习长征精神,就是想要以史某某,以史为鉴,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的服务于百姓,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祖国。
启示一:坚定信念,奋勇向前,才能取得胜利。长征路,是一条鲜血浸透的红飘带。四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有20.6万人,沿途补充军力1.6万人,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这意味着有16万之多的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长征途中。但是胸中的火焰已经被理想点燃,所以即便是死亡也不能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张国焘等人不服从大局安排,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向西转移,拒绝执行北上方针,付出惨痛的代价,使得许多同志长眠在了荒无人烟的草地上。
今天,我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其目的就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觉悟、巩固成果、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同志们,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以史某某、以史为鉴,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与价值,和我们的党、和我们的祖国走向新的长征。我们要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旗帜,战胜前进道路中的各种风险与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我的宣讲到此结束,谢谢。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一抹红色,一念信仰,一份启示主题征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一抹红色,一念信仰,一份启示主题征文由用户“sb_mail”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