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复习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类文明的产生
前提: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农耕畜牧的影响:①社会分工的形成;②交换贸易的产生;③早期城市的出现。)
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①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文某某域的分散性、文明发展的多样性;②世界基本处于各地区独立发展为主的区域文明阶段。
古代
文明
地域
主要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埃及文明
东北非
尼罗河流域
前 3100 年左右
建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 宰相、州长)
建金字塔,体现法老至上权威
1.创立象形文字,生产主要书写材料纸莎草 ;
2.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 历
3、包含数学知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巴比伦文明
西亚
两河流域
前 2900 年至前 18 世纪
汉谟拉比基本统一
两河流域,建立君
主专制制度,颁布
汉谟拉比法典
1.创立最古老的楔形文字;
2.创作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
3.诞生洪水与方舟传说;
4.发明60进位制
5.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印度文明
南亚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前 6 世纪至前 4 世纪
种姓(等级)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 贱民
1.释迦牟尼 创立佛教
2.《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3.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计值的方法。
希腊文明
东南欧
巴尔干半岛 南部和爱琴海岛
前 8 世纪至前 5 世纪
1.发展起数量众多 的具有小国寡民特征的城邦制度;
2. 斯巴达实行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1.文某某:创作出优美的神话、严
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
2.历史:希罗多德首创“历史”
一词,西方“ 历史之父 ”,
3. 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4.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各文明古国特点及成就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条件
农耕文某某: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武力扩张的方式)
海洋文某某:工商业较发达;多优良港口;航海技术和武器先进(移民的方式)
2.表现
(1)古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某某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2)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某某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亚述帝国不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军事大帝国。
(3)古希腊: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某某相互连接起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波斯帝国
扩张
时间:公元前6世纪(前6世纪--前4世纪)
兴起于伊朗高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政治
(1)继承了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2)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马其顿帝国
扩张
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前336年—前323年)
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政治
(1)亚历山大宣布君权神授,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
(2)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城市建设、民族融合、学术机构)
罗马帝国
扩张
时间:罗马共和国时代(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把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政治
(1)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2)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
(3)帝国在 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
(4)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影响逐渐扩大,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灭亡
原因
3世纪之后,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过程
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
(日耳曼帝国、奥斯曼帝国)
三、文明的交流
1.趋势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
2. 表现
西亚文化外传
(1)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2)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3)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埃及文化外传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字母文字传播
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东西方交流
(1)公元前后,秦汉王某某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2)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3)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4)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世纪:约从公元500年至1500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至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4—15世纪)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早期5-11世纪)
(一)政治:封某某封臣制度
1、形成条件:
①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②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2、内容:
①国王:土地占有者,拥有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②封臣:领取土地者,效忠封某某、服兵役等
特征:“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一方面 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另一方面 封建领主各自为政,分裂割据)
4、封某某封臣制度的影响:①封建等级制;②分裂割据
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区别:封建制度在西方的概念中,是一种贵族拥有许多特权,而中央权力弱小的制度,封建和专制正好互为排斥,与东方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区别的。
(二)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形成发展: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2、土地组成:领主自营地、农民份地(自耕农份地、农奴份地)
3、居民构成:
领主:主持法庭、维护秩序 自耕农:法律上自由、缴纳地租、服劳役
农奴:法律上非自由、为领主服劳役地租
西欧大事年表:
476年西罗马帝国日耳曼民族灭亡,建立起许多蛮族国家
481年到843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法兰克王某某 建立者:克洛维
715年法兰克王某某宫相查理·马特进行采邑制改革,建立封建制度
751年,查理·马特之子宫相矮子丕平篡夺王位
(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某某。为了酬谢教皇,公元756年,丕平把夺到的意大利中部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800年丕平之子查理曼加冕为皇帝,查理曼帝国对外扩张,统一西欧。
843年,查理曼子孙将帝国分裂为三部分,大体奠定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二、封建制度的衰落
11、12世纪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最终导致封建制度的衰落。
(1)政治:国家统一趋势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如:英国:15世纪都铎王某某建立,逐渐形成强大的王权。法国:15世纪晚期完成国家统一,王权得到强化。西葡:经过“收复失地运动”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2)经济:生产力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自治和市民阶层壮大。
城市兴起 时间:10-11世纪
动因:①封建经济的发展;②工商业的复兴和繁荣。
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目的:争取自治
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暴动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城市兴起影响:①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②文化:兴办大学,培养人才;③政治: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3)文化上: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
①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教阶制度;
②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征收十一税;
③思想上:控制教徒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
拜占庭帝国
1、476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称为拜占庭帝国
2、6世纪查士丁尼编纂《查士丁尼法典》
内容:《法学会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地位:古代世界最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影响:巩固了帝国统治,对后世法律制定影响深远
3、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比较
四、俄罗斯帝国
1、9世纪基辅罗斯建立。
2、13世纪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3、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称帝,进行改革。
伊凡四世改革:①建立专制制度;②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实行“特辖领地制”),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③对外扩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1.背景: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发源地
阿拉伯半岛
时间
7世纪初(622年)
创立者
穆罕默德
经典
《古兰经》
(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建立政权:622年,麦地那
2.统一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去世时
3.对外扩张: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4.建立帝国:到 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三)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责收支。
阿拉伯帝国的经济
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
①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
②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一)兴起与征服活动:
1.概况:
(1)兴起:13世纪 两河流域 奥斯曼土耳其人
(2)征服与扩张:小亚细亚-----欧洲
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2.结果:16世纪后期 (地跨欧亚非三洲)
(二)帝国的统治
1.政治: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2.阶级关系: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3.经济状况: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一)中古时期的印度
1.笈多帝国: 建立时间:4世纪 宗教:印度教
2.德里苏丹帝国: 建立时间:13世纪初 宗教:伊斯兰教
政治统治:最高统治者——苏丹; 地方制度——行省制度
(二)中古时期的日本
1.兴起:秦汉之际中国移民迁入,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大化改新:
时间
646年
特点
模仿隋唐制度、学习中国
结果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3.武士与武士集团
日本社会等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武士集团兴起: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4.幕府统治: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特点:天皇——无实权,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
将军——掌握实权,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武士与将军——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
5.德川幕府的统治:17世纪——19世纪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中古时期的朝鲜
1.高句丽、新罗、百济:时间:4世纪
2.新罗统一:时间:7世纪末 政治: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3.高丽王某某: 建立时间:10世纪初 新罗人王建建立
政治: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央设三省六部,地方设道,土地国有,引入科举,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章之学广为传播。
朝鲜: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
一、非洲古代文明
1、班图人(非洲文明的开创者,非洲最大的民族)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主要居民
①农业: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
②畜牧业:驯养牛,引进绵羊和山羊等。
③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东非:阿克苏姆 4世纪 摩加迪沙 蒙巴萨 桑给巴尔10—15世纪
特点: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
3、西非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某某等国家先后兴起。
马里
政治:13世纪,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君主集权统治。
经济:外贸兴盛;城市繁荣
文化: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桑某某:桑某某帝国代表着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后的辉煌
政治:16世纪达于极盛。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努力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二、古代美洲文明
总述: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前两个属于中美洲)和印加三大文明(南美洲)。
1、玛雅文明:(BC1500-17C末)
(1)起源:发源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
(2)特点
①农业: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②政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产生了氏族分化。
③建筑: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金字塔庙宇为典型。
④文化: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玛雅人使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0的概念。
(3)衰落:15世纪中期,逐渐衰落。
2、阿兹特克文明(14C-16C)
(1)起源: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1521年为西班牙人毁灭。
(2)特点
①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②经济: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③城市: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湖中的岛上,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3、印加文明:(13C—16C)
(1)起源:13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
(2)特点——中央集权的帝国
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③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④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⑤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以防止他们反抗。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
1.动因
角度
内容
根本原因(动因)
经济根源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重要原因
社会根源
(诱因)
⑴《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中国和东方的富裕,激起一些西欧人对东方和未知海外的发财梦;
⑵欧洲对亚洲贵重商品的长期需求(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
精神动力
⑴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⑵基督教会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直接原因
(契机)
商业危机
奥斯曼帝国建立和扩张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亚洲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开辟从海上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
(1)科技条件:①地理知识的积累——相信大地是球状的(地圆学说),有关季风和洋流等知识;②造船技术不断提高;③指南针(星盘)的使用。④航海经验积累: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政治条件:葡、西王室的支持
(二)新航路的开辟
方向
支持
王室
时间
航海家
开辟的航路
特点
向东
葡萄牙
1487年
迪亚士
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海岸的航路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
1497—1498年
达·伽马
开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的航路
第一次开辟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航路
向西
西班牙
1492年
哥伦布
开辟欧洲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的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1519—1522年
麦哲伦
船队
开辟绕过美洲南端海峡,横渡太平洋,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返回欧洲的航路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1概况:
区域
支持国家
时间
航海家
开辟航线
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 探 险
英国
1497年
卡伯特
父 子
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
法国
16世纪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
英国人哈德逊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
—
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南半球
探 险
英国
1578年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荷兰
1642—1643年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2.意义
(1)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2)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三)早期殖民扩张
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表现
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方向及地区与其支持的新航路方向一致,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亚洲地区;
主要包括:16世纪,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某某。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方向及地区与其支持的新航路方向一致,主要集中在美洲地区;
主要包括: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补充拓展:教皇子午线:详细内容见教材
影响
对非洲和美洲:
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力不足。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和平与安全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以争端、叙利亚内战等。
(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全球治理机制的建设与改革创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新兴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
全球
层面
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地区
层面
2010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
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
金砖国家峰会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金砖国家争取合作共赢的平台
2.中国方案
(1)内容
①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实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复习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复习提纲由用户“MFXNN”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