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以下为《《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孟母三迁。儿童教育,从来就是一个我们非常重视的话题。然而,面对着这一个我们曾经也是其中一员的群体,面对着儿童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却总不知如何是好。

  幸好,有这样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终生致力于人的成长与教育。由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在书中,他以个体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论述了如何用心理学帮助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

  《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的精华可以简单地用以下三个方面来总结归纳:一,什么是人格统一性?二,人格统一性理论为什么在儿童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人格统一性理论在儿童教育中的表现。

  关于什么是人格统一性,阿德勒在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的事。”简单地说,就是儿童所有的行为都不是单独发生的,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恰恰相反,这些行为体现了儿童内心的诉求,哪怕这些心里的诉求儿童根本不清楚。因此,要理解儿童的某一行为,就要去了解他整体的生活背景,只有这样,这一行为才具有意义。

  对此,阿德勒举了一个13岁男孩的例子。这个男孩在妹妹出生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的妈妈总是满足他的各种要求,他也用各种无礼的方式吸引注意。妹妹出生后,他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开始捉弄自己的妈妈,妹妹长大后,他开始捉弄他的妹妹,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在妹妹出生以前,他希望赢得别人的注意,当妹妹出生后,由于其他人的注意力都被妹妹吸引了,因此他不得不以更坏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他的变坏是由于他妹妹的出生——这个整体的生活背景之一。

  因此,所谓的人格统一性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不是无中生有的,是生活背景结合整体人格产生的。

  人格统一性理论之所以在儿童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在于人的主观认识,即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是什么样的。正如阿德勒所言“我们的心理最为奇妙的地方是,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而这种对事实的看法也构建了我们的人格系统。

  因此,儿童人格系统的建立是由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形成的,当儿童又一次陷入新的困境时,他的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受制于自己过去所形成的错误观念。这里回到上面那个小男孩的故事当中去。小男孩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人会再喜欢他,于是最后学校建议父母把他带回去,对于这样的结果,小男孩显然是非常高兴了,因为这符合了他内在的错误的观念——成为周围人瞩目的焦点。所以,对小男孩这样的惩罚是无效的,只会加深他的错误观念。只有慢慢地疏导他的错误观念,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这个例子说明了在面对儿童教育时,要充分重视人格统一性,努力寻求儿童背后的人格构建系统,探寻背后的认知模式,找到那个最痛的点,对症下药。

  除了人格统一性理论,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也探讨了其他心理学理论,追求优越,自卑情结,这些也是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在探讨这些问题时,阿德勒与人格统一性结合起来,研究这些心理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追求优越感上,许多人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这是因为他人格里发生的错误认知。比如传统上判定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是拥有好成绩,获得老师的认可,有些学生努力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些学生却通过调皮捣蛋来吸引教师的关注,从而获得自己的优越感。这些人错误的行为来源于自己人格系统中关于获得优越的认知——正当的途径无法获得自己的优越感,于是产生逃避的心理,寻求其他非正当途径以麻痹自己。

  自卑情结的产生也是如此,因为无法承受当前的处境,于是开始逃避现实,通过幻想来麻痹自己,从而减轻痛苦。

  对于儿童自卑情结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阿德勒对此有相关的解释“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自卑情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足够的认识力来正确判断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说,在他们的人格构建系统当中,对于自己处境的判断是不正确的。

  举例来讲,一个儿童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在他眼里,家庭贫困是他没有能力去改变的处境,这一切好像会一直存在下去,他没有认识到,这一切的贫困的处境是可以改变的,他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美好的人生,而不是受制于自己自小长大的贫困的家庭环境。事实上,我们大部分家庭贫困的人都是如此,直到我们长大成人后,有了自我指导能力时,才发现,无论贫穷或富有,只要努力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儿童时期那个背后构建的人格系统里,关于自己处境的认知是错误的。

  《儿童教育心理学》中,人格统一性理论贯穿始终,目的在于告诉我们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儿童的某一行为,所有的儿童都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需要我们用心去雕琢。

  面对儿童的问题,教育,不是一味地只关注行为本身,不是一味地给他寻找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是细致,耐心的懂心理学的父母和老师更为重要。让我们用最好的心理学教育孩子,用最好的爱给予孩子,让他们获得最好的成长

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幼儿园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
  2. 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健康监测制度
  3. 《爱弥儿》读书报告
  4. 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儿童家庭每日排查登记
  5. -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6. 儿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7. 《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彝区儿童普通话学习活动研究》结题报告(1)
  8. 法律资料整理(1)
  9. 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计划
  10. 109“把爱带回家”寒假儿童关爱服务“四送”活动统计表
  11. 《基于儿童研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12. 《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贫困地区儿童肥胖影响因素研究》问卷梳理
  13. 每天运动1小时!《XX市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发布
  14. 儿童美术每日微博发布标准(参考)
  15. 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16. 托幼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09-30)
  17. 儿童口腔非药物行为管理
  18. 儿童口腔行为管理
  19. 关于下发XX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的通知
  20.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计划

以上为《《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由用户“qinqin贝儿”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3-27 04:02:42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4d/eb/42987.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4d/eb/42987.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