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网络与新媒体概论(1)》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1)

以下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硬件:若干台计算机、相关通信设备和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组成的。

软件: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网络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 模型的简化。

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重)

阿帕网的设计目标之一:即使受到外来袭击,仍能正常工作,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一路由而不是固定路由发送信息。

这一网络采用了“分布式”结构,这种结构的通信网是对于“集中型”和“分散性”网络结构的一种更新。

“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权的新兴媒体奠定了基础。

互联网本身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解决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问题,目的是实现机器间信息的传输与共享·。

Web2.0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密切牢固的关系。

Ugc:用户生产的内容

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特征: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结合。

二是社会化媒体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运营者。社会化意味着,这样一种平台要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还依赖于人们关系的集成,也就是要在人们的社交互动基础上产生较大规模的社会聚合。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它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路径。“社交网络转变为巨大的推荐引擎,承担了为网民指引互联网前所未有的巨量信息的责任”。

物联网:1999年提出。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咦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的智能化)。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一些基础的核心技术,其中ipv6是一个关键技术。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基本协议,它将大大地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

云计算是指将庞大的计算处理任务自动拆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由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目前云计算发展成了一种商业概念。

例如:用户可以利用网络服务器而不是自己的个人电脑完成文档处理、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工作,这样不必不断更新自己电脑中的软件和硬件便可以享受到性能不断优化的服务,而且终端性能也不会成为人们获得相关服务的障碍。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第三节 自动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网络是融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于一体的媒介。

演变:

一、从复制到创新: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

定时—及时—实时—全时:网络新闻时某某的发展

从早期的定时到及时。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更是催生了事件进展同步进行的实时传播。在追求及时、实时的同事,网络新闻的全时化观念也逐渐建立起来,成为一个全天候的媒体,在一切新闻报道中争取最强的时效性。

粘贴—整合—解读:网络新闻编辑方式的发展

早期传统媒体走的是粘贴的道路,将印刷版内容一字不改地拷贝到网上。

进入信息过剩时代,问题立即暴露出来,互相粘贴,带来新闻的趋同倾向,容易造成受众在海量信息中迷失。因此网络编辑中的加工与整合思维开始得到强调,网络专题就是这样一个产物。

专题是在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下的相关新闻、资料及言论的集纳,网络专题在时空上可以无限延长、开放。

单某某—多媒体—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

早期因网络的带宽十分有限,图片传输用时长,因此只能采用文字形式。

随着网络带宽改善,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化收到重视,初期网站对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往往各自为政,一个网站的文字、图片、声音与视频等报道手段,往往相互分离。但逐渐地,网站开始发掘多媒体的潜力组合,如图文组合、文字与视频组合等,而多媒体融合也成为网络新闻报道的一个新追求。

单向—互动—共动:网络新闻受众观的变化

网络媒体在逐渐认识到网络媒介的技术特性的同时,也在逐步提高与受众互动的能力,不断开发出新的互动形式,而从根本上,它们的受众观在不断变化。

从单向到互动是受众观的第一次变革.

受众观的第二次飞跃表现为将互动的关系进一步演化为共动的关系。共动意味着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整合类平台:多源聚合+人工分发

网站作为内容的集成商,将多个媒体的内容聚合在一起,再以编辑的判断为基础进行内容筛选,将媒体的内容二次贩卖给用户。

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百度竞价排名)

算法与用户无关,传播者对内容的权衡

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

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激活的人际传播网络规模。

这样一种传播模式,也使得信息的筛选机制发生了变化,在社会化媒体中演变为用户的鼠标投票。

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

个性化算法是搜索引擎算法的一个升级,它把个性作为算法中的核心变量,个性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个性化算法也可能带来如美国学者桑斯坦所说的信息茧房效应。

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沉浸式体验+社交传播

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

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

Web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

以Web网站为主要平台、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可以成为大众门户模式

网站通过内容来聚集用户

网站是传播的控制者

网站提供的是无差异化服务

网站内容的传播效果测量手段有限

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中心化倾向

Web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

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

关系成为传播渠道

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

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

经由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更好地实现了信息消费的个性化。Web2.0着重点在用户群的解构与重构。经过现实社会过滤和筛选后,由真实的个人和真实的社会关系组成的信息网络自动承担了网络信息的选择、过滤、传播和互动任务,使得信息与用户之间的相互匹配过程更自然,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

传播路径易于观测

传播是多层次的

整个传播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局面

个人门户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大众门户或专业自媒体价值的丧失

第四节、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从独立走向融合发展的业务形态与生产机制

媒体的数字化倾向,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最早由浦尔教授1983年《自由的技术》中提出。

媒介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带来的结果就是最终各种媒体之间界限的模糊、功能的交叉、市场的汇聚。

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及产业融合等不同技术层面。

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基础

融合性新闻有两种不同含义。其一涉及在一个报道内的多媒体手段融合。其二涉及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各种媒体之间将产生更多的交叉、互动,跨媒体的合作报道、合作栏目、合作经营等逐渐推动各媒体自身的业务改革,最终将基于跨媒体整合形成新的信息生产流程与分工模式。

中央厨房:通过一个集中的平台来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在统一调度下进行信息采集、生产与分发。

推动机构融合,机构融合更多应是在市场导向下形成“利益共同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靠行政命令一蹴而就。

简单地把媒介融合等同于全媒体化,会产生方向上的错误

媒介融合的本质就是新媒体化的过程,也就是它在新媒体驱动下转型,逐渐为新媒体所融合的过程

单边性的生产内容转变为有用户参与的“双边性”生产,其他融合性产品的开发,也需要将用户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

文化性隔阂是一种障碍。

从凝固到游移的价值坐标

新闻价值要素权重的重新赋值

质量判定坐标的迁移

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变革

媒体内部的开放与重组

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

传媒业的开放与跨界合作

重定向:互联网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一、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

从黄金时段到碎片时间: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时某某

从广播到lbs: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

信息消费空间:从大空间到微空间的演变

新闻生产空间:从媒体空间到现场空间的迁移

场景:移动时空描述的新维度

大数据驱动媒体生产方式变革

大数据的含义及特点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及新闻业务方向的变革

预测性新闻的增加

通过数据分析,特别是大数据,来预测一个事务的变化过程,揭示其发展趋势。

大数据分析极有可能将那些隐藏着的深层关联揭示出来。

物联网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带来变化

深度报道模式的改变

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大数据提升用户分析水平

对于整体用户的全样本、跨平台分析

对于群体用户的细分化分析

大数据对媒体的其他影响

大数据影响媒体盈利模式

跨界合作需求进一步凸显

智能化媒体时代到来

智能化媒体的技术基础

语音交互技术

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

面部识别交互技术

视线交互技术

智能化媒体地特征

万物皆煤

人机合一

自我进化

智能化媒体带来以下方面地可能

智能化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新模式

个性化新闻

机器新闻写作

传感器新闻

临场化新闻

智能化媒体时代人的价值

智能化媒体时代将是人机共生时代

决定算法的是人。人的失误会带来算法的偏差,人应该有更高的能力对算法进行评判,及时发现与弥补算法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漏洞。人应该超越算法,保持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对信息的价值判断、真伪判断、还需要人,包括专业的媒体人,也包括有来良好媒介素养的普通人

互联网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

虚拟化生存及互动逐步走向现实化

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一同化

现实世界的虚拟还原

网络属性与传播形态

网络的多重属性

一、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摩尔定律

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网络传播的复合性

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

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交织、渗透与互动关系

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

多媒体融合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主要特征

传播功能的多重性

公共话语和私人空间话语的统一性

公共领域概念

网络传播的连通性

网络结构的连通性

传播者与受众的连通性

网络传播的开放性

、网络传播的多级性

网络传播的网状化

网络平台经营属性

网络是一个经营平台,这也是网络之所以能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经济:网络经济的基础

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的一种延伸。

人们利用网络这一新平台开展传统经营,网络经营应该更多利用传统产业的支柱作用

近年来

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信息产品的特点

信息生产成本很高,但复制成本很低,也可以说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信息是经验产品,即人们必须尝试它才能对它进行评价

长尾理论

微内容

对作为一种经营平台的网络给出了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关于成员的独特中心

内容和通信的结合

强调由成员产生内容

选择竞争的卖主

商业动机明确的虚拟社会组织者

体验经济:网络经济的增值方向

体验的开发方向

内容或服务带来的体验

网络情景带来的体验

社区带来的体验

共享经济:网络经济的再升级

利用移动互联网将闲置或未充分使用的资源等就近向需求者提供及时服务,互联网平台对供需进行资源组织和调度管理,形成事实上的产品品牌,但共享经济的特点是人们认同的:那就是在需求与服务或资源之间提供实时的、高效率的匹配与链接。

“共享”是一种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新产权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私有权的藩篱,让人们经历从所有权到使用权再到创造权的观念改变。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待共享经济的价值,共享经济的产生,一个重要的基础都是用户的“盈余”——时间盈余、知识盈余和资源盈余等。美国学者克莱·金基曾某某“认知盈余”概念,他把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作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 ,

共享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资源的提供者与需求的满足者随时可以发生角色互换。这为参与者的利益获得提供了双向可能。

共享经济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对这些风险的控制能力,决定着共享经济的未来。

数据经济:网络经济的子方向

未来经济是数据经济。所谓的新经济就是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能经济为先导与核心的经济。而信息、知识、智能和数据的关系是,信息是有背景的数据,知识是有规律的信息,智能是机器获得大量数据之后为人类自动地提供服务产生的智能。所以说数据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未来新经济的基础,未来的新经济也可以称为数据经济。⑥

对用户数据的采集与深层应用,将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是网络改造传统行业的重要杀手锏,O2Q应用、场景应用以及共享经济平台,都离不开数据分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未来的网络经济将越来越多地向数据经济领域发展,数据经济也是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重要结合方式。

数据经济应用体现在:

从数据视角审视身边各个平台

数据层面审视身边的平台

互联网金融的信贷用户评估

网络的社会形态属性

网络也是一种社会形态,这个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日益深层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在融合。

作为虚拟网络的社会

虚拟即符号化,符号化是人类创造意义生存的活动,与之紧密联系,“虚拟生存”就是作为人的文化生命存在的意义符号生存。

社会学研究者关注以下的问题:

虚拟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形态与心里,例如个体的身份和自我认同的问题。

虚拟社会中个体间的关系。

与现实社会日益交融的网络

网络社会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是与现实社会同等重要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集英社传统的现实社会,又在形成自己独有的社会系统和数字文明。

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到互联网社会

流动空间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是由电子交流的回路构成的

第二个层次,是由节点(nobe)和枢纽(hub)构成

第三个层次,是由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而非阶层)的空间组织

卡斯特提出的“网络社会”并非是针对互联网社会的,他说的“网络社会”,强调的是“网络化的社会”,但由计算机网络这一电子交流的回路构成的网络社会无疑是一种新型网络化社会

互联网从节点及其互动关系来看,目前阶段的主要特点:

互谅网社会中的基本节点:用有多重的角色,可自我定位的个体。

互联网社会中的枢纽:网络服务平台

互联网社会空间特征:解除物理空间束缚的流动空间

互联网社会的互动:形式多样、结构多样的中介化互动

互联网社会生态单元:群体

互联网社会权利结构:开放 流动

互联网社会治理机制:以自组织式自治为线索

网络空间:从赛博空间到第五大空间

根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网络空间是指由以下所有或部分要素创建或组成的物理或非物理的领域,这些要素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网络及其软件支持、计算机数据、内容数据、流量数据以及用户。从这个定义看,网络空间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机器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结合。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网络重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它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写信、打电话

网络人际传播的渠道特点

美国学者约翰_舒勒总结并归纳出9个特点:(1)有限的感知经验;(2)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3)平等的地位;(4)超越空间界限;(5)时间延伸和浓缩;(6)永久的记录;(7)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8)变化的梦幻般体验;(9)黑洞体验(舒某某说的黑洞体验,是指在网络中得不到信息或反馈的情形)。

从传播渠道来看,网络人际传播有以下特点:

技术和平台依赖性

交流对象的广泛性与可控性

交流手段的可选择性

传播情境的虚拟性

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和动力

网络人际传播也是处于个体的情感需求与外在的动力

社会支持和社会交换

情绪调节

自我认知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表演”与形象整饰

网络人机互动的表演,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在熟人关系互动中,倒灶有利于获得情感支持、社会信任与资本的个人形象

在陌生关系互动中,塑造一种自己希望扮演的角色

表演与形象塑造的手段:

头像与昵称设置

角色扮演与设定

自我披露策略

交流手段选择

情绪表达与控制

网络人际交流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

网络人际传播通常比现实世界的人际传播更为轻松,更容易把握付出与包场,并且作为紧张的现实生活的一个泄压阀

网络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意义

网络人际传播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高效性,还具有基于人际关系的劝服作用,在意见、态度的传播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有时甚至比大众传播渠道的效果更好。因此,在社会舆论的传播、社会动员方面,网络人际传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此外,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网络也是流行文化传播、病毒式营销等的重要渠道。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界限并不是清晰的,人际传播对于放大其他传播的效果,也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一)网络中的群体

广义上的群体,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练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的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最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群体,都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日本传播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

群体传播的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

群体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即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

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包含几个方面:(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3)群体归属感。

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网络中的群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它通过网络来发展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早期的同学录、现在的微信群等,都是典型的线下群体关系向线上的延伸。而另一种则是通过网络形成的新群体,如一些兴趣社团。网络群体形成的途径很广泛,BBS、电子邮件、博客、网络游戏、SNS、微博、微信等,都可能成为孕育群体的土壤。

(二)网络群体形成的基础:社区

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在1993年的著作《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

虚拟社区虽然依赖于网络这一种虚拟空间,地狱上的共同性已不是其主要特征,但是,意识、行为及利益的共同性仍是虚拟社区的主要特点。

仍然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

(1)兴趣(Interest):人们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进行交流。

(2)关系(Relation):人们分享一些相似经历或经验而形成某种关系。

(3)幻想(Fantasy):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幻想和娱乐的新世界。

(4)交易(Transaction):人们交换关于产品的信息或进行实质性的商品交换。

这四种需要,是社区的维系要素,是社区成员形成牢固关系的基础。

一般而言,***具有一定稳定关系、互动频繁并对个体产生持续影响的社会聚合,

***的群体这两个概念虽然常常被人混用,但是,两者又是有一定区别的。网络中人群聚集互动的地方都可以被称为社区,有些社区能形成稳定的群体,有些社区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相对稳定,甚至在一个页面中,视线的流动轨迹都可能是相对固定的。

作为新闻生产者的网络用户

网络用户参加新闻生产的方式

初级新闻生产中网络用户的参与

启动性生产 资源性生产 原创性生产 互动性生产

新闻再生产中网络用户的参与

扩散性生产 提升性生产 整合性生产

网络用户参加新闻生产的特点

大多数用户参加新闻生产是非制度性的

用户新闻能量大小取决于网络聚合的效能

用户新闻生产对专业机构生产具有依附性和嵌入性

用户的再生产过程可以产生一种正反馈

用户的群体互动及其影响

网络互动对用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效应层面来看,群体互动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网络群体互动中的心理机制

1.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不平衡的状态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

纽科姆的对称理论

纽科姆的理论更强调个人之间为了达到一致而进行的传播

群体产生的心理影响

群体的存在,会给置身其中的个体带来很多心理上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设计的“群体”,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学群体上,更多的指人群。

社会心理学中最具有代表的,是从众心理,即因社会团体的影响,在知觉,态度与判断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景象。·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1)由用户“SAYSAY123”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12-27 19:40:28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4c/61/165245.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4c/61/165245.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