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P2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认同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存亡绝续的问题。中国之所以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仍在延续的国家,是因为中国民族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和坚定的文化认同感。要继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就要做好文化建设。
P4关于为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总书记提出要通过文化建设来实现文化复和.兴夯实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在解释文化复和.兴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先进文化以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P7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把握前进方向主要就是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当下,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活跃于思想文化领域,污染着受众心灵,侵蚀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因此,需要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验反复证明,只有用文化来凝聚共识、消除分歧,才能在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形成更深沉、更持久、更能触动人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过去,党用文化凝聚奋斗力量,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成功,如今,也可以用文化凝聚奋斗力量,把党内外、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都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是一个国家实现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也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中华文明的每一次跃升,无不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学发展成熟后,自然会形成其特色、风格、气派。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核心是中国。必须基于“中国立场”和“中国视域”、聚焦“中国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为中心,“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来讲“中国故事”。
(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契机是反映新时代。当代中国正处于伟大的社会变革之中,我们应该从新时代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巨有劲、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彰显价值提供智力支持,为进一步“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注入源头活水。
P1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离开高度的文化认同,就没有基本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温情与敬意”,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P14关于新时代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等关键举措来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由用户“隐了一个淑女颖”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