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医管理痛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还有关于中医师来源与传承问题,体制内中医院都有师傅带徒弟制度,但体制外的民营中医馆,尽管也可以师带徒,但带出来的徒弟如果没有得到国家卫生机构认证,也无法职业上岗,这个国家对于民营中医馆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也没有管理规定。
要知道“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就是社会、管理者、顾客不重视中药才会有的提法。另外国家的医联体始终是国有体制内的中医医疗机构的游戏,民营中医馆要想从医药分家和分级诊疗中分得一杯羹绝非易事
由于中医馆井喷式发展,有人预计数量已经过千家,不含名称为中医诊所,过度开馆,导致竞争加剧,没有盈利模式,只能靠卖药满足医生、竞争者的利益,于是出现中药品质质量五保证的的问题。
盈利模式探索问题
目前中医馆普遍还没有成熟固定的盈利模式,开医馆的定位、目的、目标也不是很明确,比如到底是为了获取客流还是靠医生销售中药?亦或是提升中药营销水平等等,都未深入思考过,因此亏损是普遍现象,本来中医馆的盈利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中医馆还未做成品牌,客流不足、且自带流量的医生有限,医生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差,也就是医技差,导致顾客忠诚度不高,加上中医的低频接诊(西医治不好才找中医、疑难杂症才找中医)特点就决定了营业额不高。无法依靠薄利多销来实现赢利。由于客流少,不得不进行中西医结合,结果是消费者更不信任中药。
销售单一,大多依靠医生处方中药一个途径赢利。
四
营销与管理升级问题
中医馆决不仅仅是老中医人才奇缺,管理人才更加奇缺,没有经营意识,没有主动营销、没有探索盈利模式、没有战略规划、没有品牌传播与推广规划及其实施是目前的普遍想象,必须予以重视。
中医馆的馆长必须是专业、敬业和乐业的人;必须是对中医有情怀的人,不能仅仅把馆长看成是职业,而是在做一项中医药事业。
要提高管理水平:一谈人才、营运、产品进销存、汤药熬制的标准管理流程与规范得出台;一套营销推广传播的流程规范得出台;一套日常各项服务包括细节服务的流程得出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中医管理痛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医管理痛点由用户“A浪费我的时间”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