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021年教改项目申报选题指XX申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附件3
2021年度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
改革项目申某某
项目名称 基于“精准供给”视阈下的新时代某地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项目负责人 马某某
职 称 讲 师
所在学校 某地***
申报日期 2021年1月
**_*制
2021年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2021年度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申某某》(以下简称为《申某某》)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某某》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项目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自治区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财务规章制度。
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
5.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6.同意自治区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内容及相关成果。
项目负责人(签章):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一、项目及项目负责人、项目组简况
项
目
简
况
项目名称
基于“精准供给”视阈下的新时代某地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项目类别
1.综合教改项目 √2.普通教改项目
起止年月
2021.03-2023.03
项
目
申
请
人
姓名
马某某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9年11月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讲师/党总支副书记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硕士/中国
所在
学校
学校名称
某地***
手机号码
***
通讯地址
某地XX温某某***
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2017年
思修/史纲
本科学生
某地大学科学***
2018年
思修/史纲
本科学生
某地大学科学***
2019年
思修/史纲
本科学生
某地***
2020年
思修/史纲
本科学生
某地***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项
目
组
总人数
职称
学位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某某
5
5
1
主要成员
(不含申请者)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名
张某某
男
讲师
某地***
项目调研/理论分析
张某某
男
讲师
某地***
项目调研/教学实践
易某某
男
讲师
某地***
理论
研究
贾某某
男
讲师
某地***
理论
研究
二、立项依据(项目研究的意义、现状分析)
1.项目意义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_*上提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把“文化润疆”摆在治疆方略的突出位置,体现了党中央对某地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而某地高校作为落实“文化润疆”的重要载体,既承担着各类文化建设宣传的任务,也承担着培养合格时代青年的重大使命,给某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某地高校有其独特性,尤其在生源构成方面,以某地某高校为例,少数民族学生占比47.16% ——少数民族学生基数较大,这在全国高校中是较为特殊的。这些学生和国内其他地区生源的学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针对这些有着不同特点的学生,作为教育者,探讨如何分类施策,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思政教育形式,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领域中的一个热词。2016年3 月,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强调:“要积极推进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由此,供给侧改革从经济领域拓展到了教育领域,教育供给侧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为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升某地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这样看来某地作为边疆地区,根据学生主体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多样性的思政教育是必要的,这为我们进行“精准供给”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策略研究,提供了更强的理论依据。
现状分析
综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尚未发现对本课题完整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回顾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横向和纵向重复性供给的“产能过剩”、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供给手段失当、供给所处环境紊乱等问题。要以整合教学内容实现“优供给”,关注学生需求实现“精准性”供给,改变教学手段实现“有效性”供给,提升教师素质实现“引领性”供给,整治供给所处环境实现同向发力等问题的对策(周某某,2016)。高校思政课必须在供给侧视角下进行教学改革要做到“眼到位”“耳到位”“嘴到位”“手到位”等“四个到位”(张某某,2017)。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以“精准供给”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以供给能力的提升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供需矛盾,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邹某某,2019)。
(2)关于思政教育工作精准供给问题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准供给”的策略应从营造新生态,促思政课奋力前行;调整新模式,赋思政课鲜活动能;巧用新载体,拓思政课灵动平台三个方面实现教育主体同受教群体的“精准供给”(张某某,2017)。要从“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来实现“精准供给”(林某某,2017)。要从创新理念、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和激活能量四个角度探讨供给侧结构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张某某,2019)。
(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给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的阐释理论内涵、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现实境遇和探索有效路某某的基本问题(万某某、吴某某,2020)。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改革,可以助力高等教育系统形成合力,聚焦人才培养,最终保证并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耿加进,2017)。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环境等四个要素系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了辩证处理主与次、质与量、显与隐、刚与柔、点与面的内在逻辑关系(崔某某、宋某某,2020)。
(4)关于国外的“精准化”思政教育的成果。西方在实施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相应的课程教学外,更注重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政治教育并不需要继续系统的显性课程教育,青年参加政治教育实践,体验式政治参与和自我的政治修养达到交融统一”(傅某某、阮一帆,2013)。“美国的大学生约有一半以上参与了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有的州通过法案规定大学生必须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才能毕业,有的州拨出专款支持这类计划”(叶某某、王某某,2012)。这就是一种思政教育的隐形形式,而且无形之中让教育者“外化于行”。其次,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非常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甚至是企业相互联动,构成思政教育的联动体系,这种教育体系联系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无形中强化了思政教育的氛围,更加容易让教育的观念一致化,避免了人员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的不同教育理念。外国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具有实践性和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精准供给”的作用。外国的经验可以对我们进行“精准供给”式的思政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逡 研究述评: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内外的学者专家都对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定的思想或观点,理论成果相对丰富,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但以某地高校的思想教育理论课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某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改革,还应从思政课教师精准、教学方式精准、学生需求把握精准、授课内容精准、教学生态创新、大思政格局完善等方面来研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本课题的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也为本课题的研究带来新的挑战。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具体改革内容
本课题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某地高校的思政课进行研究,探求某地高校思政课“精准供给”的策略,构建思政课教师精准、教学方式精准、学生需求把握精准、授课内容精准、教学生态创新、大思政格局完善六位一体“精准供给”模式,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服务,为实现某地总目标服务。具体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探究某地高校进行“精准供给”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其现实基础。某地地区地缘位置复杂,处于国家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基层教育政策和工作偏向保守。2019年3月18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会议精神对我们思政课、思政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又是紧迫的。思政课教师在这种相对特殊的环境下努力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思政工作者的紧迫任务,必须以变求通,以通求大,必须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可操作的改革。鉴于此,本课题拟对思政课“精准供给”的理念进行系统分析和相关政策的正确解读,以图更准确的找到某地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第二,对某地高校思政课现状和学生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以某地大学、XX大学、某地***、等某地高校思政课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了解某地思政课现状,了解各校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状况。
第三,对某地高校思政课现存问题进行反思,寻找构建“精准供给”视阈下思政教育的力量之源。从教学生态、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某地高校思政课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某地高校思政课成功与不足的共性问题,探求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四,“精准供给”视阈下某地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构建。本课题初步想从以下方面进行思政课“精准供给”六位一体模式的构建:(1)思政课教师精准——增强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满足某地思政课需要的教师;(2)教学方式精准——尝试更多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的教学方式;(3)学生需求把握精准——构建师生联动平台,保证学生需求精准把握;(4)授课内容精准——必修与选修结合,因材施教;(5)教学生态创新——构建创XX的教学生态,以创新促“精准”;(6)大思政格局完善——完善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保证“三全育人”。
(2)改革目标
一是分析某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状况,系统的梳理出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二是更深刻的了解某地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现状,尤其是对思政课的态度和看法。三是构建出思政课的“精准供给”六位一体模式,让思政课更加充分的发挥育人作用,把我们的学生真正培育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拟解决关键问题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1)实施方案
“立德树人”是高校坚持政治方向的核心体现,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精准供给”,真正发挥其立德树人的“倍增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新形势下思政教育核心价值追求和实效性提升的新路某某。思政课也只有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为基本出发点,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新需求,不断总结、反思,才能找准问题,突破薄弱环节,汇聚培养合力,让课堂“实”起来、“活”起来和“动”起来,进而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使其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核心课程。本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
第一、通过分析理论政策,为思政课“精准供给”模式的构建找到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第二、对某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现状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第三、对某地高校思政课的现状进行反思,找到问题所在;
第四、在理论建构与实践思考、系统分析与重点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精准供给”视阈下某地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模式构建。
图1:技术路线图
(2)实施方法
第一、调查分析法。本项目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在某地大学、XX大学、某地***等某地高校进行调研,掌握一手数据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第二、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方向通过知网、学校图书馆等资源,从正规途径获取相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从而更加全面的、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对比研究法。通过对比某地和内地、北疆和南疆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情况,发现其差异性、相关性及其特质,借鉴经验,总结提炼共性。
第四、访谈法。通过与学生、教师、专家访谈,更加清晰的了解某地思政教育工作状况。
(3)具体实施计划
年度
起止日期
研究内容
2021
03月-07月
邀请专家开题论证,对课题设计、提纲提出意见及建议。
08月-12月
对某地***思政课教学情况进行调研、走访、分析。
2022
01月-06月
对某地大学、*_**某地高校思政课教学情况进行调研、走访、分析。
07月-09月
对前期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现有的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对某地高校思政课“精准供给”教育模式构建的影响路某某。
09月-12月
提出某地高校思政课“精准供给”模式构建思路和应用策略,结合某地高校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2023
01月-03月
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准备项目结题。
(4)可行性分析
团队构建合理:具备从事思政工作、科研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等各类专业人才。
理论功底扎实:课题组成员有丰富理论研究经验,前期已经进行一定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工作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拥有较丰富高校思政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经验,对某地的形势政策、某地高校思政课及学生现状有深入理解,具备研究某地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方式的能力。
项目预期成果及其实践运用预期(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
(1)项目预期成果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和教改论文。公开发表教改论文1-2篇,形成研究报告一份。
(2)实践运用预期
题组拟定将研究成果材料作为政策建议和研究咨询报告函送给相关教育部门,为某地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有效的建议;对新时代某地高校思政课创新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为推进思政教育现代化、创XX服务,为塑造“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提供思路。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
(1)学术思想方面:本课题进行研究的根据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某地高校面临的新问题、**_*具有的特殊性以及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将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拓展到教育领域,在学术思想方面是新的探索,也为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升某地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2)学术观点层面:“精准供给”这种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方式是不断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对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创新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多的,但是“精准供给”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针对某地高校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成果就更少了,因而本选题的研究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学术价值,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研究方法方面:
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的视角,结合当前的新媒体技术,综合和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对思政课进行精准化研究,是对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
四、项目建设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工作成绩
(1)“精准供给”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长江从刊,2021(03),预发表。文章提出要构建思政教育“精准供给”模式要从“优化师资机构”、“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重视实践培育”、“强化环境教育”等五方面入手,该成果也是课题组可以更好的进行本次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2)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5,08(073):152-153.1排1,被下载64次。文章结合手机媒体飞速发展的形式,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不断的利用手机等新媒体创新校园文化形式,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课题中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课创新模式构建有一定借鉴意义。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践路某某研究[J].南方论刊,2015(04):70-71.1排1,被下载58次,引用1次。文章在分析以人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本缺失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师为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三个方面的提升构建全员育人大环境。“以人为本”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正是思政课从“精准供给”角度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目的。
(4)立德树人与高校教育[J].才智,2019(08):24.1排1,被下载241次,引用1次。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如何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中心任务,这对本课题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改革创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学校对项目的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青年项目,“社区活动”驻村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结题编号:201830;
(3)2019年度XX区社科立项课题应用对策类重点项目,“社区活动”驻村干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研究,结题编号:201901。
五、经费预算
预算经费总额
2(万元)
序号
支出科目
预算
支出用途
1
资料费
0.3
购买资料
2
调研差旅费
0.4
出差调研
3
小型会议费
0.05
走访座谈
4
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购置和使用费
0.05
辅助设备购买
5
咨询费
0.2
专家咨询费
6
印刷费
0.6
材料印刷
7
其他
0.4
其他费用
六、教务部门审查意见
教务部门对研究内容的政治立场审查、意识形态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章:
2021年 月 日
七、学校评审推荐意见
学校评审、推荐意见:(综合教改项目签署申报推荐意见,普通教改项目签署评审备案意见)
学校(公章)
2021年 月 日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021年教改项目申报选题指XX申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021年教改项目申报选题指XX申某某由用户“ycwkinger”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