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新型冠状病毒防治(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防治
正确认识:
1.概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肺炎
●起初发热、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
●具备人传染人的能力,正确佩戴口罩加强防护
●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重,甚至可致死亡
2.疾病定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其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Disease 2019 (COVID-19)2月22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3.典型症状: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潜伏期内有一定传染性。最短1-2天,最长10-12天,平均7天。医学观察为14天,患者出现高热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是潜伏期相对比较长,而症状又相对比较轻。这种情况就意味传染性比较高。如果是特别严重的患者,有呼吸困难、发热,周遭的人会非常警惕,被传染的机会并不大。但是如果是非常轻的病人,甚至没有任何症状的的潜伏期患者,有可能与其进行密切的接触,使得传染性就会非常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传染性的疾病,所谓传染性疾病最大的特点是传染,其致病性、致死性并不强,但是传染性相对比较强。而就是因为症状轻,才有可能传染性强。
感染冠状病毒后,人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一般几个月)相对安全。但冠状病毒属于单某某RNA病毒,容易变异,难以形成持续性免疫力。例如流感预防,也需要不定期接种最新流感疫苗。治愈患者当前是健康的,与他们接触不会被传染。
3.易感人群:
免疫功能较差或本身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人群疾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症状较严重。如老年人、有其他基础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或孕产妇等。
4.临床表现:
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呼吸窘迫,呼吸频次≥30次/分;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吸氧浓度
(FiO2) ≤300 mmHg (1 mmHg = 0.133kPa),高某某(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 x [大气压(mmHg)/ 760]。
此外,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按重型管理。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出现气促(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92%;
●辅助呼吸(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间歇性呼吸暂停;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周内有XX居住或旅行史;
●发病前两周有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
●呈聚集性发病(2人及以上)。
区别新冠病毒肺炎和普通感冒、流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为主,早期症状可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不发热,会引起肺炎。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为主,多数症状较轻,-般不会引起肺炎。流感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咽痛及肌肉痛等,可能引起肺炎,但不常见。
就诊科室:发热门诊。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来初步了解病史,患者可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回答
●什么时候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发病前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
●身边是否有人有类似症状?
●是否有呼吸困难?
●有什么基础疾病?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新型冠状病毒防治(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防治(1)由用户“demizhoo”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