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学至中短期规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体验
**_*学学校发展规划(2019.1——2020.12)
学校本轮规划属于过渡性中短期规划,承接学校上一个五年规划,是对上一个五年规划中工作的延伸完善,并为“十四五”期间学校的中长期规划制定打好基础,经过调整后,今后学校规划将根据国家、市、区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及规划编制的一般规律,将以国家、市、区教育发展规划为参照,同步制定,同步实施,以提升学校规划制定的政策性和科学性。
第一部分 今后两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适应新中考
随着中考考试招生评价制度改革的落地,学校在课程、教学、德育工作等方面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并充分做好配套准备;
二、进一步推进“3E”学堂建设
在前期教学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深化“3E”学堂建设内涵,使教学工作提质增效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
三、不断推进数字教材实验,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通过数字教材实验的持续开展,积累改革经验,结合新中考要求,在信息化资源支撑优化学习过程,开展混合式学习等方面开展建设培训应用一体化工作;
四、以实践体验为核心,加强学生社会实践体验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新中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要求,完成好社会实践、安全实训、职业体验、公益劳动等课程设计,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五、加强教师队伍青蓝工程建设
根据教师结构状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将青蓝工程作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好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等重要问题;
六、加强探究课程、项目式课程建设
围绕围绕新中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要求,加强探究课程、项目式课程建设,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素养培养的平台建设。
第二部分 核心理念 发展目标
一、核心理念
1.学校愿景: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体验。
让每个孩子在教师和伙伴的的帮助中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孩子在自主尝试和合作互助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孩子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中获得成功体验。
2.办学理念:智慧地教、成功地学、和谐地成长
学校继续坚持“智慧地教,成功地学,和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完善践行办学理念的学校工作体系,探索在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实施方法、实施途径和工作模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全面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
(1)初步形成与中考考试招生评价新体系相适应的德育、课程、教学体系;
(2)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3)学校课程结构进一步完善,能够较好地配套新中考改革要求。
2、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
(1)健全人格——以诚信心、合作心、感恩心、责任心培养和行为自律、交往自信、人格自尊、人生自强的外显行为养成为培养核心。
(2)健睿头脑——学会学习: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加工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养成习惯:以学生思考习惯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为重点。
(3)健强身心——养成学生的健身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
(4)健康情趣——懂一点艺术,有一项艺术特长;读一些经典,有一定人文素养。
3、学校文化建设目标:和 慧
聚焦学校“和·慧”文化的培育,和成事,慧泽人。
第三部分 实施举措
一、德育工作实施举措
1、以“同伴互助学习中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作为实施项目,积极探索加强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的措施和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研究。
以《同伴互助学习中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为学科育人实施项目,从学校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良好合作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交流习惯、表达习惯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环节的养成训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思维品质,掌握良好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成就感和内驱力。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推进实施。
2、围绕“培养好习惯”的行为规范教育目标,加强行为养成教育。
对标“XX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各项要求,落实好学生“好习惯”培养工作,优化实施“修身明理——延河中学学生40个好习惯”训练活动,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行为训练、榜样树立、舆论宣传、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手段并举,结合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教育,结合每月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结合各类主题教育和德育课程活动,形成良好的养成教育的氛围。
3.加强实践育人、体验育人。
结合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主题教育序列,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与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内容相整合,与社会综合实践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相整合,与学校升旗仪式、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相整合;积极开展“河湾学堂”“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实施好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课程,探索职业生涯体验课程在初一年级的初步实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发扬“礼让、仁爱、孝心、感恩、自立”等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好系列教育活动;主动对接市区社会实践基地,注重用好学校周边各类社会实践资源,主动和各场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探究课程、班级集体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多种课程组织方式,有序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4.整体设计学生社会实践体验课程体系。
根据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整体设计学生社会实践体验课程体系,调整学校课程结构,对136课时社会考察、80课时公益劳动、32课时职业体验、24课时安全实训的学生社会实践体验课程按照分年级、定课时、定场馆岗位,定内容项目、定活动评价的要求形成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对课程项目内容开展好风险评估,制定好安全预案,最大程度提供安全保障。
5.发挥好学生参政部少先队大队部的作用,为学生尝试成功搭平.建台。
加强值勤班制度建设,在值勤班辅导、检查评比等活动中加强指导;在学生进校、两操、卫生、礼仪等学生集体活动和个人行为规范方面加强检查评比,让更多学生获得角色互换,服务他人的体验;加强队长加油站、大队部自主管理实践、少年团校等载体和平台的建设,培养好一支骨干学生干部队伍,开好少代会,做好相关换届工作,实施好少代会提案工作。
6.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加强年级德育工作一体化系统设计研究,围绕预备年级规范落实、初一年级学风建设、初二年级职业体验、初三年级责任树立的不同工作侧重点,进一步完善主题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年级德育工作一体化系统设计研究为项目载体,落实好班主任研修制度,聚焦学生思想和行为中的突出问题为着眼点,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带教和岗位锻炼;加强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建设,建立后备班主任制度,积极选派青年班主任参加“XX区班主任育德能力大赛”;实施好班级德育创新与实践的X项目,以系列化活动为载体,搭建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制度激励平台。
按照新中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组织班主任队伍学习评价方案,设计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设计学生职业生涯体验日活动方案,开展职业生涯体验活动。
7.结合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舞台。
开展好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体验、精心制订方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舞台;实施好学生月度人物评选工作和优秀学生表扬表彰活动,树立好学生身边的榜样;开展好以“储星银行”项目进行学生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活动,加强过程性激励;继续实施好优秀学生系列表扬表彰活动。
8.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家长会、圆钉”家校沟通工具开展个别沟通与交流,加强家校互动;坚持落实好班主任家访和家校联系制度,开办好家长学校,进一步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专用教室场地设施的改造,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好心理咨询活动,完善学生各类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开展职业倾向心理测试活动。
9.建设“智慧班级”。
通过“电子班牌”系统的建成使用,将学生刷脸考勤系统、德育评价系统、通知管理系统、班级特色介绍、家校网络电话联系等功能接入,建立德育管理云平台系统,逐步探索建立学生德育管理大数据系统和实时家校互动系统,推进云端班级管理。
10.组织实施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按照**_*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总体要求,建立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管理体系,按照“品德发展和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基本信息和自我介绍”五类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操作方案,做好与学校“储星银行”评价、学生成长评价、学业成绩评价等原评价方案的衔接配套工作,制定好评价管理细则。并在本学期按时完成预备、初一年级的综合素质评价网上平台记录工作。
建立完善线下申报、审核、线上记录填报、责任人审阅、记录确认、记录公示、问题处理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制,注重工作细节和及时反馈,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课程优化实施举措
1.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功能。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课改要求,开展好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元素,征集学科育人教学案例,加强学科育人工作,与“同伴互助学习”项目实施相整合,开展责任、互助、合作教育;开办时政要事专题教育栏目,通过广播、视频等方式加强国家大政方针、重新.大闻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了解实时动态。
2.落实和实施好语文外语拓展实验项目。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落实好经典诵读项目,开展读、诵、写、演系列活动,根据语文新课程要求,进一步加强加强课外阅读教学,开展好各类阅读征文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利用好“芝士网”app,加强英语听说训练,继续实施好英语语感阅读项目。
3.优化拓展型课程。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适应新中考新评价要求,改善学生绿色学业质量,增加学校课程的可选择性,可体验性,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思维含量,对学校拓展型课程板块进行动态调整,学生自主选修拓展型课程在预备到初二年级开设,每个年级开设8门课程;课程设置覆盖传统文化、动手创意、思维益智、体育健身、阅读赏析、艺术审美、科学技术、人文心理八个领域,突出重体验、重思维、重实践、重五育,课程突出整体设计;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和技能习得,以实践性为重要特征。同步开展好网上平台选课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求。
4.加强探究与项目课程建设。
在预备、初一年级开设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观察记录、问卷设计、调查访谈、资料查找等探究学习任务进行方法指导,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化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为项目方向,以跨学科整合开展项目研究的方式,开展好“未来工程师”、“生活中的科学”、“生命与健康”主题项目学习,以实验探究,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5.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组织全体体育教师认真学习落实《**_*法》,积极开展“初中多样化”体育课程改革,落实“3+1”体育课程要求,开设体育技能专项选修课程,在专项选修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武术、足球、排球、篮球等技能专项选择,参与“一条龙”育人体系建设,加强武术、田径、篮球项目建设;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体育学科项目研修活动,通过长效机制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完成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建立体育工作质量控制数据库。
5. 推进学校艺术工作。
组织全体艺术教师认真学习落实《**_*法》,提升延河学生艺术人文素养。积极参与小初高某某“一条龙”育人体系建设,推动艺术教育“一校一品”茶艺课程特色建设。聚焦学校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学科研修项目推进学校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好学生艺术素质综合测评工作,在艺术课教学工作中依据艺术素质综合测评要求,开展教学改进活动,组织好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推进好茶艺、合唱、鼓乐、XX、动漫等艺术社团建设。
6.加强劳动教育。
强化劳动教育,开展劳技学科项目研究活动,探索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中公益劳动课程的管理和过程性评价,加强对于劳动教育典型案例的学习,开展“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树立学生身边的劳动榜样,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三、教学改进实施措施
1. 研究中考改革导向,优化课程实施。
根据中考改革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以语文学科全国统编教材的“3E”单某某、数学学科“3E”单的二次优化、英语学科听说训练和阅读教学改进、理化学科实验教学、道法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地理生物学科跨学科问题探究等学科改进项目为抓手,通过学科项目研究调整教学结构,适应中考改革要求。
提升命题研究能力。
开展中考试卷和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评析活动,每年暑期对中考试卷和学业水平试卷命题进行评析,重点分析命题导向和题型变化,制定教学中的针对性举措,开展有效学业水平评价的校本培训活动,采用轮流命题制度,加快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和学业评价能力;
对质量评价和试卷讲评制度进行调整,将网阅大数据的分析信息充分利用,加强精准化分析,使试卷分析能够更好地针对学情,透视问题,讲评课在精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该得分而未得分的知识点和项目进行精准讲评,有效反馈。
3.夯实教学工作全流程管理。
落实好教学常规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辅导五环节质量控制流程,落实好月工作考核、工作手册制度、质量反馈制度建设,执行好《**_*学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办法》,加强教学质量的预警跟踪反馈,逐步推进全学科(14门)质量评估和大数据监控工作,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稳定。
做好“周某某”与“质量检测”工作,关注学生的订正和错题积累,夯实日常学习过程;实施好网上阅卷质量分析活动,对教学成效和教学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坚持使用好“学生考后分析单”,重大考试后,学生开展自我学习评价活动,充分发挥“考后分析单”的问题诊断功能。
4.加强作业研究。
开展作业分层的教学探索,基于信息化学习方式和数字教材实验布置部分数字化作业,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作业布置和作业完成过程中分层分类,区分对待,允许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进行选择,进一步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围绕“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体验”,提升学生面对作业的自信心。
以“3e学堂”教学改进项目为载体和抓手,以课堂同伴互助学习评价为抓手,推进同伴互助学习的实施。
探索“课堂同伴互助学习评价表”的自评、组评和师评的实施操作,以学习评价为抓手,推进同伴互助学习在课内的常态化实施,探索在课堂训练过程中个人任务的合作化以及高层次挑战性问题中的同伴互助学习的课堂实施,促进课堂教学中部分环节从同步走向异步;在探索过程中加强实证研究,积累过程素材。
6.加强思维导图工具应用。
进一步使用好思维导图工具,在作业中加强思维导图作业设计,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在知识点联结组网、进行阅读分析、写作构思、疑难辨析等环节设计思维导图作业,加强思维逻辑训练。
7.加强学风建设,助推学生发展。
加强学习互助小组评价工作,以建立良好的组内交流文化氛围为着眼点,通过学学习伙伴间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实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评选好优秀学习互助小组,加强宣传工作,发挥好优秀学习互助小组的示范作用;实施好“我的储星银行”学习板块建设,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过程表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继续在常态下开展好学生作业、笔记展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认真笔记的习惯,助推学生发展。
8.推进好“数字教材”实验工作。
“数字教材”实验不断扩大规模,积极探索在“数字教材”平台和网络化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变革,运用好相关资源,开展基于常态的语文、数学、、物理课堂数字化教学试点实验,形成跟踪反馈机制,积累教学资源和相关案例,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好全市优秀案例评比活动。
四、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举措
1.实施好校本研修活动。
以语文学科全国统编教材的“3E”单某某、数学学科“3E”单的二次优化、英语学科听说训练和阅读教学改进、理化学科实验教学、道法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地理生物学科跨学科问题探究等学科改进项目为抓手,推动教研组、学科组开展项目研究,项目基于学校实际,基于新中考改革要求和学科短板,适合2——3年长期聚焦研究,便于组内分工合作,对教研成果积累制定管理要求,对教研活动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优化配套机制。
结合学科项目研究,组织好常态下的听课评课活动,开设好中青年教师汇报公开课和参与XX教学梯队建设成员的示范公开课。
2.加强“一师一品”项目建设。
进行“一师一品”项目申报、验收和评估机制建设,纳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X项目管理,激励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机制和良好的专业发展氛围。
3.做好信息技术工具使用校本培训工作。
按照教育教学需求,开展 “希沃互动式平板电视”功能应用、电子班牌应用、“圆钉”app应用等项目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意识,进一步促进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探索学生纸笔及线上混合式作业布置,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完成典型案例的搜集整理工作。
4.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实施好职初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打好职初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基本功,加强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量身定制专业发展计划。邀请区内优秀青年教师,开展职初教师系列沙龙活动,形成职初专业发展目标。
5.实施学校“青蓝工程”。
根据教师队伍现状,制定新教师引进规划,加强对新入职的见习期教师的服务与管理,进一步做好学校“青蓝工程”建设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能力上加快成熟步伐,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结构的优化,继续实施好学生管理和组织能力提升项目和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开展好青年教师结对带教和班主任跟岗活动,开展好青蓝工程德育园研修活动,组织青年教师结对交流活动,激发“青蓝工程”的项目活力。
建设好“青蓝工作坊”项目。开设特级教师沙龙、资深教师讲座,开展优质课观摩、小项目研究等系列活动,为青年教师开阔教育视野、提升教育境界、思考职业规划、提升科研能力提供帮助与支持。支持青年教师参与我校XX市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区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研究。
五、治理体系建设实施举措
1.推进好“国际化”相关工作。
利用我校加入“**_*”的契机,以友好学校缔结、教师学生访学交流活动开展和引进优秀课程为三大实施项目,积极推进国际化相关工作。用好“**_*”交流平台,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学习对标一流标准,深入学习XX教育国际化标准,实施好国际理解教育探究课程,积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项目的实施,推进国际化相关工作。
2.积极开展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以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着眼点,按照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估体系要求,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标准,加强对于学校各项制度的梳理、规范,设立教师、学生权益维护机构,规范运行校务管理委员会,利用XX地区教育联合体、党建协作共同体以及兄弟友好学校各类资源,加强校际交流和区域合作,提升学校教育治理能力。
3.完善学校分配制度。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校绩效分配制度,按照学校发展需求,对课时津贴、项目津贴、考核细则进行补充完善,在分配制度完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代会的集体决策作用。
4.加强学校宣传工作。
制定学校宣传工作激励制度,加强对学校办学信息和办学成绩的宣传工作,利用好延河中学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信息发布平台,宣传好学校各项办学成果;主动和对口小学进行各方面的对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本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由校长室全面组织落实,分阶段的实施计划由各相关部门制定,分管校长负责各分管项目实施工作。
2、评估保障
由学校党支部书记负责,召集工会、团队、教代会代表和师生、家长代表定期对《规划》执行实施情况进行评议,强化思想保障工作,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学校要会同相关部门跟踪规划的实施情况,全面分析调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措施,根据反馈信息,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与适时修订,推动规划有效实施与落实。
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调控管理,学校校务委员会经常性开展评价活动,听取师生、家长、社区和专家的意见,对规划实施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对规划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以利于更好地实施规划。
3、落实保障。
规划的实施与落实是学校各部门的共同职责。相关部门要进行事前的协调、分工与整合。各职能部门(包括:教导处、政教处、科研室、团队、工会和总务处等)必须围绕学校规划的总体要求,根据部门的特点与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提出各部门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为学校规划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证。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中学至中短期规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中学至中短期规划由用户“ltwei”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