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基本情况
2017年换届以来,村支委班子3人,村委班子2人,交叉任职1人,支部书记一肩挑。有党员47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其中40岁以下党员10人,40岁至60岁党员16人,60岁以上党员21人。村党支部没有明确地划分后备干部。但村委委员中多为年老、已经任职十多年的干部,年轻血液少之又少。
二、存在的问题
1、后备干部界限不清,力量缺乏
第一是可供选择的人才不足。有知识有技术的中青年都会选择去大城市务工经商,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不得不依靠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老干部管理,但他们虽然富有经验、处理问题得心应手,对新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却往往“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水平低的年轻人、吃苦耐劳的中年人被选拔为后备干部。
第二是有些村两委干部担心在下次换届选举中被取代,或排斥后备干部的存在,或把“指哪打哪、溜须拍马”作为选拔后备干部的标准,把踏实肯干、敢想敢拼的优质人才排除在外。
2、培养方式不合理,后备干部积极性不高
后备干部培养机会较少。为避免后备干部在培养过程中退出,有些农村选拔的后备干部实际人数远多于计划人数。但现任村干部人数有限、精力不足,无法给予每位后备干部细致的指导,导致只有个别后备干部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大部分的后备干部因得不到培养机会而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形成“虚位后备干部”的现象。
晋升空间小,薪酬待遇低,再加之生活水平提高,养老及子女教育投入加大,农村后备干部仅靠微薄的工资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收入,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钱少活多还辛苦”的工作。
三、问题分析
1、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吸引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尤其是有文化、有技术的中青年农村人才纷纷流向城市扎根,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失,党支部后备干部的“蓄水池”加速缩减。本土优质人才数量有限,造成“优中选优”困境重重,尽管后备干部的来源扩展至大学生村官、退役士兵、返乡创业人才等,但数量非常有限,无论是从总体数量上,还是总体素质上,城镇化进程对乡村人逡才发展的冲击都无法弥补,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加之我国长久以来城乡等级观念的传统认知,“城市高农村一等”的观念深入人心,青壮年劳动力受自我价值实现、婚配需求牵引,走向城市、留在城市。留守农村的多为文化水平低、技术缺乏的纯务农人员。
2、后备干部培养认识偏差,后备干部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村两委日常应急工作任务较多、内容较复杂,在后备干部轮岗锻炼过程中,通常会采取分配业务的方式,甚至一人担当多重角色,导致后备干部压力过大。
3、行政村干部思想局限性,缺乏干部培养的积极性。
很多现任干部认为,后备干部培养使用会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发展,他们仅仅看到眼前利益,忽视了农村发展的长远利益,致使其缺乏后备干部培养的积极性,没有深入开展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4、少数行政村干部能力不足,协调驾驭能力缺少,对后备干部培养造成了阻碍。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局限各自然庄,无法协调村干部之间的职能,会导致工作出现一系列矛盾,甚至会影响组织的内部团结。基于此问题考虑,很多领导部门只能顺其自然听之任之。此外,由于很多村干部工作意识欠缺、工作能力不足,心存一定的危机意识,对后备干部进行挤压。
5、后备干部管理缺乏激励对称机制。
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待遇较差与任务较重之间存在矛盾,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后备干部,存在无偿工作情况,长期导致后备干部动力缺失,这也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训制度、建设培训基地,在提高后备干部思想意识同时,提高后备干部的创新创业能力。
4、坚持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具体工作中,两委组织思考协调干部储备与干部应用关系,应用阶段性干部培养方法,递进式人员培养原则,将干部储备与干部应用相结合,提高后备干部的实践能力与工作经验,夯实后备干部群众基础。基于此,按照不同后备干部人员的特长,通过选拔、选举的方式,引导后备干部走上工作岗位。以递进结构的方式管理后备干部,通过“双培”机制的建立,将业务能力较强普通人员培养成党员、后备干部,将业务能力较强的后备干部培养成书记,以良性的竞争方法,加强村级领导班组建设,为农村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由用户“killerzzm”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