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清华博物馆观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清华
新文化往往产生于自由空气浓厚的校园。自由与否,是从学与从政的根本区别。惟有学术自由,才可能产生各种各样不拘一格的言论和思想。也许正因为它们“不合时宜”,甚至不合乎将来,新文化因素才得以从中诞生,进步的机缘才由此显现。
清华的诸多学者,大多从国外游学归来,他们秉承中西学文化无基本对立,学术文化可以衔接沟通的要旨,以西释中或以中释西。
这些都能在清华大学博物馆可见一斑。
1934年,冯友兰在《中国现代哲学》中指出,我们现在所关注的不是象第一、二两个时期:变法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那样,用一种文化批评另一种文化,而是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因而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文化。我们现在所注意的是东西文化的相互阐明,而不是相互批评。正是这种学术理念,引导着清华的人文某某者们。例如,闻一多,在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采用了现代西方的符号学、语义学、阐释学、统计学等科学方法,因而,他的研究结论总是骇世但又令人信服的。外文系的突出成绩是开中国现代比较文某某教学与研究的先河,吴宓先生的《文化与人生》更是在中西文化相互阐释方面有突破性的贡献。历史系则继***所倡导的“新史某某”目标,提出“研究中国历史,最好用西洋史某某”所谓“综合的”方法,力求对中国历史做出既符合史情又富有时代色彩的解释。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张荫麟的上古史研究;雷海宗的通史研究;吴晗的明史研究等,在学术界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外文系的培养目标,可以用“博雅”两字概括。培养博雅的文化人,是清华的办学宗旨,也是一种风格,一种思想,一种体系。知识惟具广博,学问才能精深;抱负惟其远大,志趣才能高雅;学术思想非精深博大,不能培养出高洁博雅之通儒。“博”是一种学术境界,“雅”是一种思想境界,“博雅”就是一种人格境界,一种具有高贵的人文品质和素养的书生风骨,是一种“心向往而不能至”的境界。另一方面,高雅脱俗的言谈举止和气质来自“会通东西之精神思想”的学术涵养,通博的教育境界需要高雅的志趣来提升。这样,作为知识的通博,是教育的外形,作为志趣之高雅,便是教育之内质;作为思想之通博,是教育的内质,作为言谈举止之高雅,便是教育的外形。“博”与“雅”互为形质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在这种教育思想影响下,外文系在课程设置上有文理兼修的特色,学生把学知识作为学习外文的基础和动力,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不但外文某某得好,而且具有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语言和文某某,世界文某某和国别文某某,中国语文和外国语文并重,通过读、写和讨论,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其他与众不同的特色还很多,这是清华外文系教育之基础之外形,而道德的培养,人格之修养和完善,人性之全面发展,则是教育的核心和内质。
爱国主义贯穿于清华大学博物馆文化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一种为祖国独立富强而贡献力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清华学子的血是热的。他们身在高等学府,心与人民大众紧紧相连,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蹂躏东北,虎视华北,妄图亡我中华、侵占全中国的危急关头,清华先觉者喊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震憾人心的吼声,鼓舞大批爱国青年积极投身于“一二·九”抗日爱国学生运动。自然,不能忘记在学生背后还有一位诚心爱护学生的校长——梅某某。在以前,人们往往把清华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学校当局对立起来,似乎这两者是不相容的对立面。现在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清华的抗日救亡运动主要的固然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旷政策的感召下,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发动,但之所以能有如此广泛的参加者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校所有成员易于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工作态度和群体意识。清华大学博物馆从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改造、发展为一所独立自主的国立大学,并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跃成为国内顶尖级的大学之一,其中经历了行政制度选举制的确立、有学术成就的教师人员的延聘、国学研究与教学的强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加强、研究事业的推行、教育管理及教学体制的改革,所有这些都催生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而清华校园文化的主体精神及价值导向作用的发挥,又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执掌清华校政的领导者梅某某则把握了这两者的动态平衡,创造了清华大学博物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上述一切恰是当今我国一流大学建设中需要汲取或借鉴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清华博物馆观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清华博物馆观后感由用户“xinhe1979”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