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叶圣陶杯特等奖》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叶圣陶杯特等奖

以下为《叶圣陶杯特等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其实不需要

陈某某(**_*学高三)

孩子,

你出生以后,

妈妈便在门前,

植下一棵属于我们的柳。

春风抽出了它的嫩芽,

夏雨润湿了它的枝蔓。

我陪你在树下,

从胡桃夹子般的摇篮,

到叮当作响的自行车,

一步步,脚踩着期盼。

秋月照亮了柳的腰肢,

冬雪洗礼了柳的沧桑。

上天恩赐这二十年的时光,

处处是你给我的欢笑,

惊喜与感动。

因为你在我的身旁。

当妈妈再次为你梳头发,

通天小辫儿封存在旧时光的魔盒,

从我手上滑过的,是你高高的XX。

后来啊,柳下少了一个天使,

我多想追回你,抱抱你,

却不敢声张,

只好将你的背影刻在心底。

妈妈老了,时不时被病神光临,

你不断寄来,

安眠枕,按摩椅,保健品……

可是,妈妈的失眠,

是每晚都在想与你一起的日子。

像在听一张老唱片,

看一场过了几十年的老电影,

久久不能入睡。

妈妈,其实不需要,

不需要你从远方寄来的钱,

不需要你电话里对保健品的解释,

不需要你过年不回家的抱歉。

妈妈只想,

只想在我听“老唱片”的时候,

听到你轻轻唤我的声音,

像一位天使闯入我的梦境。

妈妈,其实不需要,

不需要你电话里的嘘寒问暖。

妈妈,只想,

只想抱着你的猫咪,

静静地坐在紫藤椅上,

喝着你亲手沏的茶,

在你的陪伴下,慢慢老去……

门前的柳啊,

又高了些,又绿了些。

天上的烟花绽出了月圆,

孩子,

是你回来了吗?

【获奖理由】

诗歌应该是中学生喜欢的文体,但是在大赛来稿和现场决赛中却少得可怜。而这首决赛诗作,以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朴实生动的诗句打动了评委,从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作者先用五节诗,从一位妈妈的身份,描述抚育女儿的美好生活和女儿长大后离开妈妈去远方的故事,然后诗句一转,紧扣命题表现了主旨。全诗结构精巧,以“柳”的意象前后照应,感情真切,诗句精炼,韵味深长,反映了当下社会现象,引人共鸣。

兰亭梦

倪某某(**_*高三)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翠绿的竹林某某,缓缓淌过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涧。溪边尽是羽扇纶巾的文人雅士,对酒当歌,流觞XX。一身白衣宽袖翩翩的我也在其中尽兴赋诗清谈,闻幽鸟鸣,赏修竹青。

本想携三五人一同去林中小亭抚琴娱情,却忽然被闹钟惊醒——原来这兰亭一梦再一次闯入我的脑海之中。梦中那“谈笑有鸿儒”的典雅生动的生活方式使我感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充满了典雅志趣与文化诗意氛围的境地,在当代,何处可求?

(一)

我是一个追忆古代文人典雅生活方式的现代人。小时候,便深深受到琴棋书画的滋养与诗词歌赋的熏陶,内心便更加憧憬着诗意美好的文艺生活,也立志研究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芸芸众生为养家糊口到处奔走,大千世界日新月异无奇不有。人们都在追求快速、高效的生活,有谁还愿意抽出闲暇时间重奏一曲古琴,轻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然而,孤独的我喜欢在课后时间捧一卷诗书轻吟,摊一张宣纸小练。而身边的同学们多半沉醉于娱乐八卦、美食、美妆。我虽然方寸之地向往典雅,追忆古典情怀,却苦于没有志同道合者,苦于信息化时代对典雅的巨大冲击!

追忆典雅不成,我应该何去何从?

(二)

“历尽千年而锐气不减,饱经风霜而斗志更坚。”中华民族精神永垂不朽,中华古典文化情怀仍熠熠生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优秀传统继承发扬的深刻讲话掷地有声。

中央的相关政策迅速落实到地方,掀起一阵“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古典情怀热”,社会间对诗意典雅理想生活方式的注重蔚然成风。

后来,曾经沉迷于浅显情趣的同学们向我问起古典文史典籍,休闲时光的聚会由餐厅歌厅渐渐转移到河畔溪边。我认识到,“杏花春雨江南”的美景仍可重现,诗意典雅的生活方式仍会流行。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典雅情怀熔铸的唯美歌词寄托了无尽的情思,这份诗意的美好将永远被人们传唱。

(三)

2017年夏,我接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电话——是山东卫视来通知我通过面试、笔试,将在夏天到XX星光影视城参与电视节目《国学小名士》的录制⺈

欣喜地踏入影视城,心中最期待的是与一百零八位志同道合者共同追忆古典情怀,寻觅诗意情怀。一入城门还记否?

“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清脆圆润的戏腔传入耳中,一位身着青绿色汉服华某某、青丝半绾为堕马髻的窈窕少女自林间款款而来;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一个身量尚小,型容俊俏的小少年吟着诗走了进来,这个已经在《中国诗词大会》等著名文化类节目崭露头角的实力后生行走间带着典雅的气质;

“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典雅、诗意、美好的眼睛”,这位翩翩少年曾独自跋涉至丝绸之路的那边。奔赴山水之间使他对各地的景观、人文了如指掌,对追寻兰亭般诗意美好而奔走,而停留。

当《国学小名士》节目片头曲那富有韵味的曲调轻轻奏起,节目精心设计的水流声悦耳微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典雅背景映衬其中。此刻,这梦幻世界的主角,就是我们。

节目录制时,诸位小名士以礼相待,进行的是君子之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在,冷月无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激烈的飞花令再次勾起了我对古代人们典雅生活方式的追忆……

录制之余的时间,我们三五成群,探讨共同的热爱着的典雅的风格。纵然缺少那幽鸟相逐,落花飞瀑,这群贤借此当行,各倾陆海潘江的情景已是佳期难再得。

雅歌投壶,分曹某某。坐中佳士们兴致盎然,格调高雅。她善古琴,便聊奏一曲赠知音:他善书法,便挥毫行云成墨宝……典雅的情怀,可再重来。

典雅诗意生活的印记,永远在我脑海。

(四)

XX之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习惯了与志同道合共寻典雅的我生怕“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生怕那记忆一去不复返。

然而,这是最好的时代。

然而,这是最坚定的我。

随着寻觅文化基因的活动日渐丰富,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不断提高。文明的力量逐渐显现,典雅的意义为人珍视。

我身怀鸿鹄之志,愿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复兴。我将擦拭堆积在文化典籍上尘封已久的灰尘,让古老的精神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典雅的情怀、诗意的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

(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XX流觞。着一身汉服,来溪边对诗品茗。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这一场兰亭之“梦”,最是典雅,最是生动。

而令人欣喜的是,再也没有闹钟的铃声响起。

一切如昨。

一切如今。

【获奖理由】

典雅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品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就是要向经典学习,走与儒家相同的道路。这篇文章开篇使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兰亭之梦”,实际上就是作者对典雅生活的追求,奠定了感情的基调,接着使用对比的方法写自己“寻梦”而不得志的焦虑,“国学小名士”电视节目把典雅生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兰亭梦”变成了现实。文章在手法上欲扬先抑,卒章显志,感情真挚饱满,语言生动,富有文采。文章结尾应开掘得更深一些,生活在继续,典雅无止境,追梦永远在路上。

多一度热爱

丁某某(**_*学 高三)

萧伯纳曾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二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周国平也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乍一看,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观。萧伯纳是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的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得到了,也无法懂得珍惜。周国平则认为人生贵在追求,即使追求到了,也可以像品茶一般回味。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二者的巨大的区别?

是热爱!

人生确如那位古希腊哲学家所言犹如一场奥林匹克赛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可我说,做一名激昂的参赛手则尤为精神。

多一度热爱,将其投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就会更加灿烂。

作为运动户外品牌北方陆地的创始人,汤姆·金最不缺少的,就是对冒险的热爱。尽管事业有成,尽管自己是七十二岁的高龄,他依然选择了挑战挪威著名的死亡之湖。在横渡湖水的过程中,他不慎落水,虽然立刻被发现并送往医院,但还是死于体温过低。有人也许会认为他的行为很傻,为了探险,竟然搭上自己性命,值得吗?其实,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密度。伟大的人与平庸的***热爱事业的执着追求,只有有了这一度的热爱,人的内心就不会因为过度燥热而慌张无措。

多一度热爱,是参与的重要前提。参与者怎样才能真正领略到生活的精彩呢?

首先,一个重要事件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社会条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热爱者的参与。虽然参与者在亲自经历之前也无法知晓自己的所做所为的后果,但由于参与者决定事件的发生,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推动事件的发展或者代表社会新潮。

其次,便是参与者伴随其发展的代入感与责任感。一旦参与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尽管参与者需要做出一定量的牺牲,但他们奉献或挑战自我的内心已经受到了极大满足。同时参与者也会受到旁观者的激励与褒扬,这更激发了参与者积极的欲望,开阔了视野,获得常人无法理解的感受。

真正学会热爱的人,就会像孩子一样,重拾生命的天真。沈从文就是这样充满热爱的人。他在《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中说,即使是简单的上放学路,他也极认真地看,看胖皮匠腆着肚子夹鞋子,伙计在扎冥器,看路边的野花花开花落。一旦看久了,湘西的美自然而然就浸入了沈从文的文字。一定意义上来说,沈从文也是一位充满热爱与天真的参与者,他把自己投身于大自然,亲自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并汲取了生命中的精华。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不禁要问,既然社会中、自然中有这么多值得我们热爱、参与的事物,可为什么总有些人选择做无意义的旁观与呼喊呢?那是骨子里的不自信与心中的“常”缚束了人们。人人皆有一颗好胜、充满了热爱的心,可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常规、固定,以及我们无法承担打破常规的后果,导致了人们懒得去打破,懒得去热爱。做一名貌似清闲的旁观者,实则是对内心空虚的逃避。

为何不做一名经历、参与的热爱者呢?即使参与后的角色不引人注目,你的作用微乎其微,可你至少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热爱,痛快得证明了自己。由此看来,生活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热爱。

多一度热爱吧,向众神展示人类的骄傲!

【获奖理由】

作者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热爱。文章围绕“热爱”论点展开,用鲜活的例子生动讲述,层层论证:因为热爱而参与,因为参与而精彩。将生活的意义和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停留于此,又在追问,将这一人生问题向前推进一步:只有热爱还不够,还要学会热爱,重拾生命的天真。这样的回归本我,使文章升华。在文章结尾,所有的论证都服务于结论:向众神展示人类的骄傲!本文扣紧赛题材料,以小的切口,深入挖掘,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

我们先来看下大赛的命题及解析:

夏季决赛命题及解析

命题一:

以“当我老了”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命题解析:

设计这个题目主要是针对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

这个问题本身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个角度,社会老龄化问题。如今中国社会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多,然而整个国家对于人口的老龄化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健康问题、娱乐问题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老年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便之处。

对此,作为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很多时候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题目提示年轻的学子们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地体察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也从一个侧面为有关方面的社会服务提出要求和建议。



第二个角度涉及到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当今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老年人群体行为方式的批评之声,从广场舞噪音扰民,到争夺篮球场地打人,到占据公路快车道暴走等等,屡见不鲜。有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应该说,当今有的老年人由于经济条件、自身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如贪小便宜、不守规矩等等。作为今天的年轻人,一方面应该尽量体谅老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我是老年人,我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我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跟年轻人、跟整个社会之间的矛盾呢?

第三个角度,也可以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出发来设想年老之后的生活和感情。年轻时的爱好,老了以后还会不会坚持?年轻时的遗憾,老了以后会怎么看待?年轻时刻骨铭心的经历,老了以后会不会淡漠了?年轻时奋力拼搏的追求,老了以后能不能有满意的结果?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让孩子们设想自己老了的时候可能遇到的事情,其实更多的是让他们更深刻地反思现在年轻的时候正在经历的事情。(叶芝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当你老了》,所表达的其实也是我现在对你的爱情,对你的承诺。)

也许孩子们还能够提出其他的新颖的角度来写这样一个题目,只要合情合理,我们都是可以接受的。

从文章的体裁要求来说,我们感觉这篇文章更多的应该是以散文化的笔法来描述自己对未来的期待、设想和规划,对现在的生活的追求与希望。

整体来说,这个题目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对于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以及采用合适的笔法表达感情的能力。



优秀作品赏析

李某某,当我老了

李某某(**_*学高二)

“当你老了,眉眼低垂,灯火昏黄不定。”诗中的老去是如此温馨,婉约而诗意,但当我们走出远方的诗与幻想,走入有些无情与残酷的现实时,却不得不承认:老去是一个难以接受,不愿面对,却又无法抗拒的事实,生死更迭轮回,死亡总与衰老如影随形。当我老了的时候,我又该如何面对老去,面对死亡呢?

引发我思考的是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琼瑶的丈夫平鑫涛重病在床,失去意识,他曾在清醒时立下遗嘱说,如果自己失去意识,便立刻放弃治疗,想要尊严死去。面对已失去意识的平鑫涛,平鑫涛子女想要坚持为父亲治疗,维持生命,而琼瑶坚持尊重丈夫选择,放弃治疗,一时间,琼瑶成为众矢之的,收到广大网民的抨击。

我却支持琼瑶的做法,死亡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面对医院中冰冷的呼吸机与食管,当我老了,我愿尊严死去,如秋叶般静美。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今天的中国,这样一种现象普遍发生:失去意识的老人被插满管子躺在病床,子女不顾老人的意愿坚持倾尽一切方法延长老人的生命,他们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样苟且延长生命是对老人最好的照顾,甚至以倾尽家产让老人住了多久的ICU病房为孝为荣。只是,如此低质量中苟存,真的是老人想要的吗?

不可否认,倘若老人想要如此延存,子女的做法是理所应当,但事实上,在不少老人看来,如此的“孝”是子女强加给老人的负担,当呼吸只能依靠呼吸机,进食依靠鼻胃管,一方面要承受身体的疼痛,一方面又要忍受家人“爱”的挽留,如此痛苦地苟活着,难道真的有意义吗?当我老了,何不能平静地离开呢?

一项关于生命质量的权威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位在世界上倒数,而生命质量指数最高的是英国。据说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在国外不少老年人选择在老到不能动的时候,在家人的陪伴下,享受这世界最后的美好,然后安乐死,而不是在冰冷机器中苟且存活,或许有些人认为,这是不珍惜生命,对生命的不尊重,但当我们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存在的价值,活着只是痛苦与煎熬时,怀着对世界的爱离去,不正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吗?

死亡的话题太过于沉重,于是我们便避而不谈。在中国的传统中,我们总对死亡有所避讳,于是我们懂得生的可贵,却不知如何面对老去。面对死亡,子女将自己对老人的依赖与挽留当作孝,老人也只能满怀着对子女的愧疚不安地离去,我们在面对未知而空洞的死亡的时候,总是躲避与恐惧,而少了一份面对同样未知的生时的旷达与坦然。

我是浩渺宇宙中的一颗星,你是我临近的一颗星,当我老了,当我的光芒暗去,变成暗物质消逝在宇宙黑洞时,我愿我能永远改变着你的星轨,而你依旧明亮地看我离去。

当我老了,我愿这世界留给最后的我是美好,原我能如秋叶般静美而优雅地离去。当我老了,在死亡面前,我愿有一份平静,坦然与正视的勇气。

获奖理由

本文从“老”出发,讨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死亡”。死是老的结果,是生命无可逃避的归宿。本文针对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应该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去,而不是痛苦地苟延残喘。文章观点清晰,论述集中。语言准确流畅,作为限时考场作文来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本文获夏季现场决赛特等奖。

宋某某,当我老了

宋某某(**_*高二)

二十二世纪,世界人口大爆炸,地球已无法承受日益增长的人口负担。经各国领导人协商,联合国议会投票决定,从2100年起实施“老人回收计划”,各国每位年满70周岁的老人都必须被送到“老人树”进行回收,以维持世界人口总量平衡。

我的故事,从这个时代开始。

一、噩梦

乌鸦。

成群的乌鸦。

它们盘旋在屋顶上方。巨大的气流形成一个恐怖的旋涡,将屋顶彻底掀飞。成片的乌鸦暴露在我的视野里,躺在床板上的我暴露在它们的利爪下。它们盘旋着、啸叫着,忽而向下俯冲,对着我。

我在惊吓中醒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我转过头去,在劫后余生的感觉里,发现身旁的丈夫也并未入睡。或许有一种同为高龄老人的恐惧,我将自己蜷缩到最小,躲进他的怀里。

“兰某某,你今年,有多大岁数了?”丈夫年迈的声音低沉而喑哑,我不禁浑身一震。

“69岁362天大了。”年龄念出的霎那,我只想把自己缩的更小,小到让这个世界找不到。

“快了啊。”丈夫有些怅然若失。

或许因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们都不再说话。

一阵静默。

“兰某某,我看到了许多乌鸦。”

是啊,许多乌鸦。

乌鸦。

二、惊梦

人老了,就变得怀旧,常常回忆之前的故事。

我想起了父亲,那个小时候倾尽一切为我好,老了却被我送到老人树的男人。

他走的那年,我30岁,一个愿意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一切的年龄。那一年,我决定严格执行“老人回收计划”,在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之后,我和丈夫及工作人员坐上车,送父亲去老人树。

那天天很阴,天气预报说那几日会下暴雨。夏日午后特有的闷热,以及刺耳的鸣蝉,让人无比心烦意乱。赶到老人树所在山脚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在起初的路程中,父亲一直很配合,在车的后座哼着小曲,玩着风车。及至到站,要父亲下车时,或许他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死活不肯从车上下来。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围了上来,一面帮着父亲下车,一面数落我作为女儿没有告知老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决定让父亲安静一下。我陪丈夫出车转转,等回来再做努力。可回来后,我们却发现父亲不见了。

那时我哭了,责备自己没有看好父亲,没有履行身为公民的义务。丈夫在一旁,不停递给我纸巾。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我哭之后,父亲戴着彩色的纸制三角帽,左手拿着风车,笑容慈爱地出现在我面前。他向哭泣的我伸出右手,说:

“惠惠,爸爸带你去上学!我们的惠惠真是长大了,昨天老师又和爸爸表扬你了呢!她说我们惠惠是个好孩子……”

我任由父亲牵着手,呆呆地听着父亲逗我笑的话,直至走到老人树下,我们分别。

转身往回走,我脑海里回想着父亲招手作别的神情,却听到了乌鸦的叫声。抬起头,成片的乌鸦朝着老人树的方向飞,遮天蔽日。

是乌鸦。

那天之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何处行走?

我也许步履蹒跚,鹤发鸡皮,

也许颤颤巍巍,老态龙钟。

手指抚摸花猫的毛皮,

斜躺在紫藤花下的老藤椅,

细细咀嚼回忆,不漏点滴。

当我老了,仍要挺直脊背,

穿新潮时髦的鞋衣。

在灯红酒绿的街头,

匆匆地跑过无数春秋,

折花簪发,嬉闹游戏,像在梦里。

爱恨都已走远,消失不见,

如四季更迭,昼夜相接。

楠木拐杖敲打青石地面,

我佝偻着腰渐行渐远。

终于坐上人生的渡船,

一同消失在彼岸。

我已老去。

我和小花猫紧挨着红泥火炉,

火光里的女孩梳长长辫子,

搂着妈妈撒娇真没个样子,

雪被融开露出绿的影子。

我们终将变老,而春风十里,

春草离离。

获奖理由

大赛提出“新作文”,倡导创新,而创新就要打破套路作文,提倡从文学创作的层面去学习写作,因此大赛也鼓励写现代诗。在本次决赛作文中,大多数选手只选择了写散文,而这位同学写了这首诗,而且写得情意缠绵、诗句凝练、意象跳跃闪烁、韵味深长,很好地描绘抒写了“当我老了”的情景与情怀,表达了面对生命老去既留恋又豁然的一种人生态度。通过这首现场诗作让人欣喜地看到,这位选手喜欢诗歌,并有了一定的写诗基础,具备了做诗人的素质。本文获夏季决赛特等奖。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辅读学校五年级数学学科育德案例
  2. 六年级作文:防止诈骗-从我做起作文400字
  3. 因为有你电子稿
  4. 自我介绍发言稿
  5. 三(2)爱劳动主题班会
  6. 学生事迹个人先进材料
  7. 亲爱的宝贝爸爸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8. 爸爸妈妈诗歌朗诵
  9.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XX》分析
  10. 用爱为“生”护航疫情主题剧本
  11. 《7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以上为《叶圣陶杯特等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叶圣陶杯特等奖由用户“tien1169683873”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10-06 04:25:16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2e/ae/121580.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2e/ae/121580.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