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名词解释
(恐其不全,仅做参考)
1.会计: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
2.会计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希望会计所提供信息所达到的境地;
3.会计对象:会计工作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4.会计主体: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对象;
5.会计职能:会计本身固有的职能(会计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服务职能,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6.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是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7.持续经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中断,并明确指出经营活动是会计主体的主要活动;
8.会计分期:将会计主体持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相等的期间,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9.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
10.会计计量:指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根据会计对象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一定的计量尺度和计量基础,采用规定的计量方法,确定计入某一会计期间的金额,是会计核算的定量阶段;
10.会计确认:按照一定标准、条件和原则,甄别、辨认、确认和认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予以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是会计核算的定性阶段;
11.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其经济内容所做的分类,通常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
12.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3.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将要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14.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15.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总流出的企业的现时义务;
16.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而享有或可主张的经济利益;
17.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18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19.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记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20.会计(恒)等式:借助于数学等式对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作出的科学概括
21.会计核算:主要运用价值量数据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系列工作;
22.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核算形式、账务处理程序、核算形式):指不同的凭证和账簿组织、不同的核算流程和记帐方法相互结合的形式;
23.收付实现制:以实收或实付为标准来核算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计量基础;
24.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核算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计量基础;
25.成本计算:记录个成本计算对象的价值耗费,即对应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记录方法;
26.复式记账:对所有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7.借贷复式记账法:按照复式记账原理,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28.记账方法:根据一定的记账原理、记账规则、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包括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2种;
29.财产清查: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员按会计期间定期编制,披露会计信息的表格;
5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52.利润表:也称损益表或收益表,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5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54.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55.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连续记录存货的增加和减少,并随时根据账簿记录结出账面结存的数量;
56.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在账上只记增加数,不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数,倒推出本期各项财产物资减少数的一种制度。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由用户“我不是伟人20”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