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习近平与青年的故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习近平与青年的故事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跨越半个世纪,从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深知青年的渴望,格外关心青年的成长。与青年通信,同青年谈心,参加青年活动,常把青年记挂心间。深情嘱托、诚挚盼望,为青年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上点亮航标、指引航程。
尺素传情,真情流露
写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交流的方式之一。
时隔30多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仍然记得1983年12月的一天,他和其他几位XX农业大学XX籍的同学一起读信时的感动。
信,来自***书记习近平同志。“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可以说,家乡的40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盼望着你们早日以优异成绩成就学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字里行间,满是求贤若渴的期盼,满是对异乡负笈人的牵挂。
信的落款一句“你们的同志 习近平”,拉近了家乡书记同远方学子的心。
受到习近平同志的真情感召,XX农业大学1984届至1987届XX籍51名大学生中有一多半人回到XX工作。
当年陆续回乡工作的大学生,如今已在当地农业、畜牧、林业等一线部门独当一面,他们中还走出了多位XX市、XX省乃至全国的专家。
一封封书信,一段段寄语,记录着习近平同志求才思贤的真情。
2000年到2013年,XX***近百名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工作生活。
对于扎根西部的青年人,习近平总书记感同身受,“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许从中XX传到边疆远塞,飞进支教青年的心坎上。
赞许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勉励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嘱咐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一纸信笺,承载着始终鼓励青年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谆谆教诲。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笔友”中,还有不少外国青年。
“我们觉得您是好人,也很帅!”2019年2月,美国伊利诺XX北奈尔斯高中中文班学生,在给习主席的中文信结尾袒露心声。
很快,他们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习主席不仅称赞他们“汉语书写工整、用词规范,‘太棒了’”,更寄语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这份喜悦,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的师生们和日本青年中岛大地等也感受过。
“愿你们青春正好、不负韶华,都能成就梦想”,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卢多薇卡用信中的话鼓舞自己。
“这是对我多年坚持的最好肯定和认可,让我非常感动。”一封信种下并坚定了一名日本青年做中日友好使者的理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寄望于某某。一次次跨越山海的“信笺对话”,于润物无声中,滋养着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之花。
亦师亦友,言谆意重
于某某学子,习近平总书记亦师亦友。“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
信守承诺,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进青年学子的“课堂”,谈梦想,论志向,说信仰,做青年人前进、追梦路上的领路人。
1970年4月,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陕北黄土地上,一名17岁的青年,激动万分。40多年后,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个青年节,习近平来到见证新中国科技强国梦的航天城,参加共青团“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聆听广大青年抒发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青春感受。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从青年时期开始,习近平同志就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智慧的滋养。
2018年5月,在XX大学考察时,面对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总书记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指引下,当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起跑、冲刺。向着目标奔跑的国家,尽是青春的模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习近平与青年的故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习近平与青年的故事由用户“wang360185”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