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三单元XXXXX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遭到拒绝
2、成立兴中会:1894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组织兴中会(革命团体),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3、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某某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陆某某牺牲。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成立了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2、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
3、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1905年8月
(2)地点:日本东京
(3)目的: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5)领导机构:孙*_**总理
(6)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7)性质: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8)影响: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 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9)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①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核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②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平均地权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没有实现。
③(性质)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局限性:三民主义是一个不彻底地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第9课 辛亥革命(又称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结果或意义
萍浏醴起义
1906年冬
刘某某、蔡某某
这次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
1907年夏
徐某某
徐某某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镇南关起义)
1907年
孙中山、黄兴
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
黄兴等人
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主要力量:**_*倾向革命的士兵。
2、过程:占领楚望台→猛攻湖广总督→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选黎某某为都督→攻占汉口和汉阳→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告独立。
3、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4、辛亥革命有其成功的一面(进步性):
政治上: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②(思想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思想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生活:剪辫、易某某、改称呼、废除跪拜礼
5、辛亥革命有其失败的一面(局限性):①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6、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必败。
四、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军阀割据情况: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某某、曹某某为首)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某某为首)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某某为首)
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某某为首)
控制着云南、贵州
3、目的: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
4、手段: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5、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五、护法运动
1、时间:1917年
2、领导人:孙中山
3、目的:为了维护共和制度(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的象征)
4、结果:失败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三单元XXXXX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三单元XXXXX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由用户“lornboatpp”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