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1101形势与政策--大一试卷》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1101形势与政策--大一试卷

以下为《1101形势与政策--大一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2022 学年第 1 学期

本科生《形势与政策》课程考试试卷

2021 年 9 月

***: 马克思*** ,考试形式: 开卷 ,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序号: 班级:公管类216考生姓名:___司某某____ 学号:_____***__ 任课教师: 崔某某

题序

一、材料分析题

二、论述题

总分





1(10分)

2(20分)

3(20分)

4(25分)

5(25分)





得分















评卷人

崔某某





一、材料分析题(50分)

材料1: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3:中国共产党在其历史的开端为全球 1/4 的人口编织了过上更好生活的梦想,并成功让亿万中国人走上实现这一梦想的道路。改革开放时期,中共正是依靠聪明能干的中国人民建成了高效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令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理报》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每道题字数不少于200字)

1. 如何充分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与实质?(10分)

伟大建党精神,指的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于改造中国和世界的伟大实践,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为了实现伟大目标、理想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体现为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奋勇拼搏、不怕牺牲等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等四个方面。其实质在于这四个方面内涵丰富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严整的逻辑体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即求真精神,强调我们党重视实践、不尚空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即斗争精神,强调我们党有坚强意志、不可阻挡;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即奉献精神,强调我们党有崇高价值、心系人民。这四个方面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立发展的四大动力,即伟大的精神动力、实践动力、意志动力和价值动力。这四个方面虽各有侧重,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水乳交融、相互渗透的。从哲学的观点看,

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所独具的知、行、意、诚理念,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统一观、人民至上观,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站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当前与未来结合的高度,对自身百年奋斗历程进行总结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特别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崭新的历史高度。

2. 如何理解“九个必须”的内在逻辑?(20分)

“九个必须”具有内在贯通性和整体逻辑性,可以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上深入理解和把握。

从理论逻辑来看:“九个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理论逻辑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上下求索,不懈奋斗,形成了宝贵历史经验。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九个必须”涵盖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重要条件,包括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思想旗帜、正确道路、安全保障、外部条件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人民立场、开放品格、时代要求。突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地位。在“九个必须”中,位于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最后一条是“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间部分的几个“必须”都要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形成了历史经验的完整概括和系统呈现,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基本规律,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就有了主心骨;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确保了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保证。

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价值取向。在“九个必须”的整体结构中,紧随“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是“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以及党和人民之间不可分离的内在关系。

从历史逻辑来看:“九个必须”是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历史经验。从历史逻辑看,“九个必须”是在回顾历史中总结出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对历史规律的把握。鲜明的历史视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唯有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才能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回顾和总结历史是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前提条件。“九个必须”展开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历史分析切入,以史实为依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部署。深厚的历史底蕴。“九个必须”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提炼出的历史经验。比如,在阐释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时,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这三个紧密相连的历史时段中,得出掷地有声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阐释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强调“两个相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阐释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强调“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进一步说明了“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科学的历史规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历史伟业,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推进这一历史进程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九个必须”既是经验也是规律,体现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等,使我们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从现实逻辑来看:“九个必须”是在新征程上必须遵循的历史经验。从现实逻辑看,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九个必须”并不只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梳理,更重要的是着眼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根本遵循和战略思路。为此,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包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等。这些要求和部署,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应对新矛盾新挑战。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就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征程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总之,“九个必须”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内在统一,构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完整而科学的表达,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历史启示未来的理论意蕴,深化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宏伟成就?(20分)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诸多宏伟成就,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使全体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从此翻身做主人。

二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恢复与发展,国防力量增强,更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国家工业化,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三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人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得以建立,政治更加民主,“依法治国”方针得以确立,科技、教育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四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成就斐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对外开放,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放管服”“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监察委员会得以确立,政治建设有条不紊;“两山理论”贯彻实施,垃圾分类持续推进,生态建设成就斐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医保改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更有保障。

二、论述题(50分)

材料4:要准确把握发展环境新变化新挑战,我国经济在恢复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潜力更大、优势更多,有条件在上半年良好势头基础上,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果。

——2021 年 7 月 28 日,习近平在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的讲话

材料5:在人力资本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甚至还有优势。这些年我国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各个阶段的教育水平都提升很快,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很小。因此,对于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的大数据、互联网行业等新经济,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

——《北京日报》

根据课堂教学和上述内容,请回答:(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每道题字数不少于300字)

1. 结合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情况下,谈一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5分)

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因疫情控制得较好,经济率先复苏。目前,从GDP、就业和出口的表现来看,中国经济仍在恢复过程中。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从对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形势向好,韧性十足。主要表现为消费总体呈恢复态势、投资平稳增长中有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消费、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同比增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看中国经济,既要正视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更要从发展态势上做全局判断。虽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疫情汛情冲击等因素影响,1-8月主要宏观指标仍处于合理区间,实现了量增质升,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发展韧性持续显现,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从消费的角度来看,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3.9%,消费持续恢复的总体态势并未改变。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4.0%,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6.8个百分点,自1-5月份由负转正后逐步加快。而且,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势头良好,补短板投资增速有所加快,民间投资恢复改善。所以,固定资产投资也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且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在防疫常态化和部分地区仍会因出现境外输入、密接人员、和本土确诊病例而采取封闭等措施,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影响。但总体而言,经济形势仍然是向好的。

从对外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出口增长呈现超预期状态,对外贸易值增长迅速。一方面,从世界来看,由于疫情下发达国家停工停产,供给减少。同时又要纾困,特别是对脆弱人群进行财政补助,居民收入反而有所增长,从而刺激消费增长,扩大消费需求,使中国的出口市场转好。这虽然是暂时的短期因素所致,但如果疫情持续蔓延,这一短期因素可能会拉长,至少2021年在疫情笼罩下的世界,这一因素还会发生作用。另一方面,从中国来看,中国是全球产业链最完善的一个国家,经济具有韧性,从而对全球纾困具有高度的支持性。在疫情下,很多产品表现出逆市上扬的态势,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所有的发达国家尤其对美国都出现了出口替代。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美国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中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政治博弈,这些国家对中国采取的政策显然不利于双方合作共赢。故此,中国的对外贸易既面临着机会,也面临着挑战。

综上所述,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向好,即使会有不利因素,但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2. 疫情冲击是一次“压力测试”,请结合国际抗疫情势谈一谈疫情下展现出来的中国经济具有的稳定态势和深层优势。(25分)

稳定态势:一是就业稳、粮食丰收,民生基础有保障。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1-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的预期目标。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而全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就业与粮食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指标,目前的数据表明,中国民生基础有保障,经济发展底气足。

二是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虽然受到了能源短缺危机、全球供应链梗阻等诸多挑战,但中国制造业在11月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韧性。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10月增长了0.3个百分点。按经济分类看,11月份,股份制企业增长最快,达4.5%;其次是私营企业增长3.9%;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排名第三;第四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9%。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当前双循环格局下,中国本土企业在发展活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另外,从11月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中国过去几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了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即使面对疫情反复,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三是上游产业供给侧调控效果明显,推动了中下游产业的发展。针对能源短缺的问题,中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弥补市场调控的不足,对煤电油气保障和供应进行了有效的统筹和调控,及时平抑了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例如,煤、铁矿等的价格开始由涨转跌,11月环比分别下降了4.9%和6.3%。另外,钢铁、有色金属和化工等领域上游产品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下降,减轻了下游的生产成本压力,激活了下游制造业的生产动力。

四是消费潜能逐渐展现,部分领域增速较快,乡村消费趋势喜人。中国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在消费端作用明显。11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06亿元,增长4.8%;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337亿元,同比增长3.7%;虽然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及城镇,但增速高了1.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乡村消费潜力有进一步的挖掘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网络经济持续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五是世界疫情形势严峻,出口需求大,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由于疫情下发达国家停工停产,供给减少。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刺激消费增长,扩大消费需求,使中国的出口市场转好。在疫情下,中国的很多产品表现出逆市上扬的态势,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所有的发达国家尤其对美国都出现了出口替代。

深层优势: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优势明显。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疫情爆发后,A股2月3日如期开市,此举不仅展现了对市场、对规则的尊重,而且从实际情况看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疫情在国外快速蔓延,海外资本市场大幅下跌后,A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有效维护了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基本稳定,从而从供求两端为疫情有效控制后经济恢复增长保存了实力。我国正在着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目前A股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其长期投资价值仍然为各界所看好,对外国投资者也有吸引力。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绝对规模优势明显。我国经济规模总量大,应对风险能力强,回旋余地大。我国是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是稳定和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不仅总规模大,而且门类齐全。我国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工业行业生产能力,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完整的工业门类,让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回旋余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有助于我国积极稳妥应对疫情所引发的各种风险挑战。我国可以湖北停工抗疫,全国支援,而地域或经济体量小的国家就很难做到。口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资,面对疫情快速扩散国内也一度严重短缺,但依靠我国制造业大国的优势,经过各界努力在短时间内有效扩大产能产量,及时缓解了供需矛盾。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表明,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明显。首先,我国人均GDP虽然成功突破万美元大关,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城市化发展将拉动经济发展潜力释放。2019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60.6%,与高收入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从全球经济发展历史看,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也是常态。我国经济发展中不仅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也正在着力建设多个国家级城市群。通过有效发挥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可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疫情***具有的优势,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不会因疫情而逆转。再次,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经济发展潜力释放。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基础设施也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国内“老基建”补短板,“新基建”快速发展,也蕴含了巨大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可能出现,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仍然会继续保持。首先,我国疫情明显先于国外好转,经济恢复正常的步伐加快,国内企业通过调配人员加大复产,克服原材料供应、运输等困难保障国外客户的零部件供应,努力维护客户。其次,国外对我国供应链的依赖度较高,国外企业更换供应商也面临较高成本,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也决定了国外企业更换供应商的做法难以实现。再次,虽然海外总体消费需求下降,但我国医疗等相关产品出口将创新高。美国3月5日将我国出口的口罩、消毒湿巾与医用手套等数十项医疗产品关税直接归零。

六是党的正确领导与英明决策。面对疫情,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全国一盘棋,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态势积极向好,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有效降低了疫情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冲击。决定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劳动、资本和技术因素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根本改变,我国所具有的体制优势、绝对规模、巨大潜力、政策空间、供应链优势也决定了经济发展将会逐步回归正常轨道,这就是经济发展的韧性。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101形势与政策--大一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101形势与政策--大一试卷由用户“d21qgu9p”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12-26 07:22:45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10/11/164139.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10/11/164139.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