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八年级上课内诗歌鉴赏 重难点梳理—**_*考语文专题复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八年级上课内诗歌鉴赏
13.黄鹤楼八上/12/羁旅思乡类③
[崔某某]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XX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重点梳理】
(1)知人论世 本诗的诗眼是“愁”。崔某某是河南XX人,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年纪轻轻便中进士,诗名很高。本诗是他登黄鹤楼时所写。黄鹤楼故址在XX一带,有仙人费某某乘黄鹤在此歇息的神话传说。
(2)炼字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之意,表达了“昔人”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自己漂泊在外,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吊古怀今、无限怅惘之情。
(3)典故 首联“昔人”指仙人费某某,运用了“费某某登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怅惘之情。
(4)意象 “白云”常表示神秘,使人想起神仙、仙境,也常表示隐逸。“芳草”常寄托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日暮”常表示哀愁、感伤之情。“烟波”常表示离别后漂泊无依。
(5)情感 诗人由吊古到怀乡,先感慨后生愁绪,抒发了寂寞、惆怅和思乡之情。
(6)表现手法 ①虚实结合。前两联都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前两联侧重神话氛围,第三联写人间实景,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同样也是虚实的结合。
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尾联写傍晚已至,江上一片凄迷,故乡被暮霭烟波阻碍,引发诗人满怀愁绪。
(7)主旨 这首诗写了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和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14.使至塞上八上/12/边塞类①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某某。
【重点梳理】
(1)知人论世 使,奉命出使。塞上,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北边塞慰问XX节度使,后留在幕府任节度判官,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了朝廷。本诗是在出使的途中所作。
(2)炼字:“孤” 说明是一缕烽烟,写出了景物的单调,衬托了大漠的空旷和纯 净;“直”写大漠无风,孤烟之高,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写出了烽烟直上XX的气势;“长”写出了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渺无尽头的情状;“圆”写落日的形状,衬托出大漠的苍茫。“直”“圆”这两个字准确而又生动,烘托出大漠雄奇壮丽的景象。
(3)典故 尾联借用“燕某某勒石”的典故,交代出使的结果,暗示前线战事取得了胜利。
(4)意象 “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5)情感 诗人由孤寂的心境和漂泊的无奈(前四句),到变得达观(后四句),也表现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赞美。
(6)形象 塑造了慷慨达观、关心国家的诗人形象。
(7)修辞方法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枯蓬和大雁自比,由眼前景物“征蓬” “归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写出了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8)表现手法 ①衬托。首联第一句以“单”字写形单影只,第二句写辽远的边疆,以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的心境。
②情景交融。颔联以枯蓬和大雁自比,将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既是写景又是写人,随风漂泊的蓬草、孤独的归雁传达出漂泊无依的身世浮沉之感。
(9)主旨 这首边塞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漂泊之情,以及面对大漠雄浑的景色时慷慨悲壮的豁达情怀,也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15.钱塘湖春行八上/12/山水田园类④
[白居易①]
孤山寺北贾某某,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花某某,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重点梳理】
(1)炼字 “独”字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感,准确而传神地总结了全词的情调。
(2)意象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点明作者踏春饮酒、赋新词的生活情境。
(3)情感 全词既有伤春之情也有惜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某某,难以追挽的伤感。
(4)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5)表现手法 对比。“新”与“旧”对比,表现了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感伤。“去”与“来”对比,表现了词人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6)主旨 本词通过对酒听歌的情境和花落燕归的春景,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时的惆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八年级上课内诗歌鉴赏 重难点梳理—**_*考语文专题复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八年级上课内诗歌鉴赏 重难点梳理—**_*考语文专题复习由用户“mrmrmrmrmryy”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