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登高》教案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登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 ,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某某。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某某,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 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 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 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这和《秋兴八首》一样,是一篇很典型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之作。就让我们运用由景某某的鉴赏方法,从诗人所描写的景色起步,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如何赏析景色描写?
找意象——明意境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写景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选你们小组最喜欢的句子。
小组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描写了哪些景? (风、天、鸟、猿、渚、沙)
(2)“渚”是什么意思? (水中的小洲)
(3)哪些词语描绘了刻画的景物? (“急”形容风,天用”高”形容)
(4)急风是什么样的风? (狂风大作)
(5)播放视频,想象一下,这些景物给人什么感觉? (寒冷, 不由地打哆嗦;人的渺小、孤单)
(6)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有什么感受? (无限愁绪)
小组二:万里悲秋常某某,百年多病独登台。
(1) 为什么对这一句有感触? (感受到了作者的“八悲”)
(2)具体说说哪八悲?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某某,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3)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感时花某某,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沦陷。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思考:请找出这首诗中前两联描写的意象,分析其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何种情感。
被攻破的国家、草木丛生荒破的城池、悲怆溅泪的鲜花,离别惊心的孤鸟,营造了一种国破城荒的萧索悲凉意境。表达出诗人亡国之悲,离别之恨,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四、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杜甫诗三首》,完成课后练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登高》教案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登高》教案设计由用户“baijianfox”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