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版)》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版)

以下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二)结构 (三)学分与选课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三)选修课程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附录 附录 1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 2 项目教学案例 1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 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覆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 种技术。 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 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 到以互联网为核 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 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 加快 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和.新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 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 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 信息技术的 快速发展, 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 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 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 增强个体在信息社 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帮助学生掌握信息 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课程圈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 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 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 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 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 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 中学习与实践; 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 将知识建构、 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 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课程提供学习机会, 让学生 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 信息意识, 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 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 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 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课程标准面对网 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帮 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海量信息、 丰富媒体和多样化技术工具, 优化自 己的学习和生活, 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 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 思考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履行个人在信 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 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 理性的技术反思者。 2. 设计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结构遵循高 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 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 多样性和选择 性。课程的必修部分致力于构建我国高中阶段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共同基础, 关注 系统性、 实践性和迁移性;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 升课程内容的广度、 深度和问题情境的复杂度, 为学科兴趣浓厚、 学科专长明显的 学生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机会。 3. 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课程内容紧扣数据、 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 结合信息技术 变革的前沿知识与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 识与技能, 感悟信息技术学科方法与学科思想; 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将要经 历的社会生活, 在课程中嵌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情境; 结合数据加 工、问题解决和信息系统操作的真实过程, 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增强他们的信息 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4. 培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2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课程实施考虑到不同背景和知识基础的学生, 倡导多元化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 开放、合作、协商和注重证据的行动意识, 使其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交互性、 真实性的学习活动中; 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 运用计算思维形成解决问题 的方案,体验信息技术行业实践者真实的工作模式和思考方式; 创造机会使学生感 受信息技术所引发的价值冲突, 思考个体的信息行为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5. 构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课程评价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级体系为依据, 利用多元方式跟踪学生的学习过 程,采集学习数据。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学习,优化教学,评估学业成 就;注重情境中的评价和整体性评价, 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应支持学生自主和协作 地进行数字化问题解决, 促进基于项目的学习; 完善标准化纸笔测试和上机测试相 结合的学业评价, 针对专业能力较的学生, 可引导其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或研究性论 文。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 正确价值观念、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 计 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它们是高中学生在 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 四个核心要素互相支持, 互相渗透, 共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 的提升,具体内涵表述如下。 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 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 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 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作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 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 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2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 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 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 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 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 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生,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 局限性,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 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 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4.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 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 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 3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食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 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 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 责行动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通过提供技术 多样、资源丰富的数字化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 学科大概念, 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 认识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 价值,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理 解信息社会特征, 自觉遵循信息社会规范, 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形成对人与 世界的多元理解力, 负责、 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 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合格中 国公民。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 以立德树人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感想课程设计 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思想、 文化内涵和育人因素, 引导学生健康的技术 价值迫求,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与创新的能力。 2. 披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来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 依据学分和课时规定, 紧扣学科大概念体系, 精心架构课程结构, 选择课程内 容,确保知识体系清晰、难易梯度合理,控制内容负荷,提供适度的认知挑战。 3. 参照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 依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国情, 借鉴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参 照先进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和已有经验, 调整和优化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模块, 提高 课程标准的前瞻性。 4.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发展特征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理论性、 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 设计活动情境, 注重 学生在项目中学习; 依托快速发展与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 保持对新技术成果 的开放性,鼓励师生共同学习。 (二 ) 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表 1 所示。 4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 强调信息技术学 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是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的基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计算” 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 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想是根据学生升学、 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 分 为升学考试类课程和个性化发展类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进入高校 继续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方向的学习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创造提供条件。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数据结构” “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 “人工智 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六个模块。其中, “数据与数据 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三个模块是为学生升学需要而设计的课程, 三个模块的内容相互并列; “人工智能初步” “三维设计与创意” “开源硬件项目设 计”三个模块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设计的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 选学。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业发展、 职业选择而设计 的自主选修课程, 为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预留空间。 选修课程包括 “算法初 步”“移动应用设计”以及各高中自行开设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三)学分与选课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学分为 3 学分,每学分 18 课时, 共 54 课时。 必修课 程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 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 可参加高中信息技 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学生在修满信息技术必修学分的基础上, 可根据兴趣爱好、 学业发展和职业倾 向,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发展个性化的信息技术能力或达到更高的学业水 平。选择性必修和透修课程中,每个模块为 2 学分,每学分 18 课时,需 36 课时。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与加深, 满足学生升学和个性化发展的需 要。学生可根据能力、发展需要选学。选择性必修中的“数据与数据结构” “网络 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是本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依据。学生修完这三个 模块后, 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选择性必修中的 “人工智能初 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三个模块的修习情况应列为综合素质 评价的内容。 选修课程体现了学科的前沿性、 应用性, 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 兴趣或需要进 5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行自主选学。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应列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模块 1:数据与计算…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交互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迅猛增长, 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们 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模块针对数据(包括大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分析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强调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 解决同题的能力。本模块是信息技术课程后续学习的基础。 道过本模块的学习, 学生能认识到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合理处理与 应用数据, 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根据需要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生活与 学习中的问题, 认识到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想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逐步成为信 息社会的积极参与者。 本模块包括“数据与信息” “数据处理与应用” “算法与程序实现”三部分内 容。 【内容要求】 1.1 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 的基本方式。 1.2 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 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1.3 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 优势。 1.4 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1.5 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处理数据,完成分析报告,理 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 1.6 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 构表示简单算法。 1.7 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 过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感受算法的效率, 掌握程序调试与运 行的方法。 1.8 通过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剖析, 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 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提示】 在本模块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项目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帮助他们探究数据与计算的知识, 提 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 (1)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活动,通过整合 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如移动终端、开源硬件、网 络学习平台、编程软件、应用软件等)表达思想、建构知识。 例如:在小组研讨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等数字化工具,梳理小组成员在“头 脑风暴”(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方法 ) 活动中的观点, 建立观点结构图, 形成研 讨报告。 (2)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是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分组探讨数据采集、 分析和可视化表 达的方法,感受它们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6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例如:通过“网络购书”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探究“网站为用户自动推荐商 品的原因”,辨析网站获取用户数据的基本类型,了解基本的分析方法(如对比分 析法、平均分析法等) ,思考网站数据可能会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3)创设程序设计的活动情境, 组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特点,通过小组学习,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 例如:通过编程实现枚举法中的“百钱买百鸡”等经典案例,体验程序设计的 基本过程,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设计“选课系统” “趣味小游戏”等具 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程序,培养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可通过情境模拟或实景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人 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感受人工智能与社会各领域结合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思 考人工智能广泛使用可能会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应对策略。 例如:通过研讨人工智能在智力竞赛及图像记忆挑战中夺冠、 战胜顶级人类棋 手等事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 思考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及可能会引发的社会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会 场所的信息中心, 观察信息中心的组织和运行模式, 了解信息设备的功能和维护方 法,听取专业人员介绍数据处理的策略, 体验信息中心在学校管理或社会生活中的 作用。 【学业要求】 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掌握数字化学习 的方法, 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 (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 创新)。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 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并能通过技术方法对数据进行保护;在数据 分析的基础上, 完成分析报告 (信息社会责任、 计算思维)。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 设计和表示简单算法; 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 简单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思维) 。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 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思维、信息意识) 。 …… . 模块 2:信息系统与社会… 在信息社会中,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阀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 在改变人们生活、 工作与学习的同时, 也塑造出一种会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 本模 块是针对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强调利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提升学生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而设置的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 学生能了解人、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认识信息系统在 社会中的作用, 合理使用信息系统解决生活、 学习中的问题, 理解信息安全对当今 社会的影响,能安全、守法地应用信息系统。 本模块包括“信息社会特征” “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 “信息安会与信息社会 责住”三部分内容。 【内容要求】 2.1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 描述信息社会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2 通过分析典型的信息系统,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理解计算机、移 动终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描述计算机和移动续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2.3 通过分析物联网应用实例,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了解常 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 7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4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系统,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通过 组建小型无线网络, 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 知道接入方式、 带宽等因素对信息 系统的影响。 2.5 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借助软件工具 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 2.6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合理使用信息系统,负责任地发布、使用与传播信 息,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2.7 认识到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熟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励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应用数字化教学 资源,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锐意创新, 改进和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 丰富适合本学科 教学的一线经验, 为课程实施提供鲜活的素材。 教研机构要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发挥 引领导向作用,把握资源建设的正确方向,使之有效地支持教学、服务教学,提高 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36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37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38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39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40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41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42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43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44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45 / 4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46 / 46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
  2.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5篇)
  3. 《无所不在的信息》教学设计
  4. 4课程标准模板.7修
  5.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库
  6. 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7. 《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8. 03-01《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9. 网络研修培训总结
  10. 中小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心得
  11.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心得
  12. 信息技术2.0心得体会
  13. 2017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
  14. 案例:-走进信息时代教案
  15. 教学设计和反思
  16. (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PDF版)
  17. 高一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18. 《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19.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2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以上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版)由用户“wuhaiyu”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3-23 06:54:03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08/4b/41100.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08/4b/41100.html'}ipt>